赠别经馆诸僧

诏集高僧馆石渠,得陪清论半年馀。

太官饭设天厨供,法藏文编贝叶书。

柳外香来知仗近,花阴日转退朝初。

告成又复东西别,目送飞云渺碧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王绂在经馆与高僧相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僧侣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首句“诏集高僧馆石渠”,点明了事件的背景——皇帝召集群僧于石渠馆聚会。接着,“得陪清论半年馀”表达了诗人有幸参与这次高雅的讨论,与僧人们共度了半年的时光,流露出对这段经历的珍视。

“太官饭设天厨供”描绘了宴席的奢华,太官即皇家御膳房,天厨供指的是极尽奢华的美食供应,体现了对僧人们的尊重和礼遇。

“法藏文编贝叶书”则展示了僧侣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贝叶书是古代僧侣常用的书写材料,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学习。

“柳外香来知仗近,花阴日转退朝初”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僧侣生活的宁静。柳树之外传来香气,表明接近皇宫,而花阴下的太阳逐渐西移,则暗示了僧人们退朝后的闲适时光。

最后,“告成又复东西别,目送飞云渺碧虚”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们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告成意味着完成任务或仪式,东西别则是指分别的方向,目送飞云渺碧虚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目送僧侣离去,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以及诗人与之相处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僧侣智慧和精神境界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风雨竹

杨柳情怀得似渠,望秋先已影萧疏。

狂风怪雨从教横,直节贞心只自如。

昔遇轩辕调六吕,曾同毛颖作中书。

年来虽是无知己,志抱冰霜自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陶给事德温福建阅武

驲骑南征向七闽,海霞红映锦袍新。

威行甲胄严边备,节秉旌旄识近臣。

花柳城池烟外晓,桑麻村落雨中春。

圣心务在安黎庶,使者应知慰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写竹题赠举人柯启晖归南京卒业

腊尽都城奈别离,岁寒人赠岁寒枝。

恩承雨露应非偶,影拂云霄自有时。

耐久情怀交后见,出尘标格静中宜。

珊然鸣佩天风响,它日相期在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陶给事之福建佥事

绣衣荣作外台臣,送别都门远入闽。

天上才承持斧诏,道傍随有避骢人。

公庭草绿榕阴午,驿路花香荔子春。

况是皇华旧游地,困穷应达枉应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