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丑发禾川,中宵羽檄传。
才收缘岸戍,已涨近城烟。
掠货舟相次,驱人骑独先。
儿孙犹九口,两地寸心悬。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一幕场景。"群丑发禾川",形象地写出敌寇如群狼般侵袭丰收的稻田,显示出战争对百姓生活的破坏。"中宵羽檄传",夜晚急促的军令传达,渲染出紧张的战事气氛。
"才收缘岸戍,已涨近城烟",描述了敌人来势汹汹,农民们刚刚收割完岸边的庄稼,战火就逼近,炊烟四起,暗示了战况的危急。"掠货舟相次,驱人骑独先",进一步描绘了敌人的贪婪和残暴,船只接连抢夺财物,骑兵先行驱赶民众。
最后两句"儿孙犹九口,两地寸心悬",诗人以一家人的命运为焦点,表达出主人公对家人的深深牵挂,自己身处前线,家人却在后方流离失所,心中无比担忧。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诗人对家国的忧虑。
不详
(公元一二九二年至一三七九年)字亨远。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八岁。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称石初。多从宋诸遗老游,得其绪论。延佑中,(公元一三一七年)再试不售,遂杜门谢客,专意于诗古文。霆震亲见元代之盛,又亲见元代之亡,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情至深。所著石初集十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人目为元末之诗史
海宇久承平,风尘忽四惊。
官僚生间道,黎庶死乘城。
壮士天山箭,将军细柳营。
寥寥千载事,忧世与谁评?
颍蔡俄中起,荆襄转盼休。
兵符留北府,臣节仗南州。
万宇声华劫,千官富贵羞。
圣恩覃雨露,未必乏嘉猷。
所至失坚城,宜令鼠辈轻。
茫茫谁报国,草草众兴兵。
吴楚悬三户,河山隔上京。
几时苏北望,飞骑报尘清。
古驿深春雨,荒城带落晖。
鸡豚当道泯,烟火隔江微。
所至无完室,相逢尽短衣。
干戈乘劫运,暂与圣恩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