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迨赴桂阳令

工部诗题满剑川,仪曹文笔照湖南。

身行蜀栈曾幽讨,舟挂吴帆又饱参。

睎骥有心真自得,拔茅无术定谁惭。

金兰正好追英彦,蒲谷翻令试子男。

县古荒祠怜义帝,地灵胜槩忆苏耽。

冰台小试医民瘼,帛幅高张律吏贪。

卫飒化行先礼教,茨充美政是耕蚕。

故家遗俗今无几,往行前言孰可谈。

鸿雁峰高书莫系,骊驹歌阕酒空酣。

伊予已卜江湖隐,灵寿何时寄草庵。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友人蔡迨赴任桂阳令而作的赠别诗。诗中表达了对蔡迨的赞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和地方风土的怀念。

首联“工部诗题满剑川,仪曹文笔照湖南”以工部(唐代官职,掌管水利、交通等)和仪曹(古代官署名,掌管礼仪、簿书)的典故,赞美蔡迨的才华横溢,其诗歌如剑川之工,文章如湖南之光照。

颔联“身行蜀栈曾幽讨,舟挂吴帆又饱参”回忆蔡迨过去的经历,他在蜀栈中深入考察,又乘舟游历吴地,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颈联“睎骥有心真自得,拔茅无术定谁惭”鼓励蔡迨要有追求卓越之心,虽然暂时无法像骏马般飞驰,但不必因无法立即显达而自惭。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祝愿蔡夔回到桂阳能效仿古人如苏耽般造福一方,同时关注民生疾苦,整治吏治。

尾联感慨世事变迁,蔡夔回乡后,许多传统习俗已难寻觅,而他能否践行前人的美德,成为诗人心中的期待。最后,诗人表达自己将归隐江湖,期待与蔡夔回忆过往,共度岁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仕途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十月十七日大椿堂小集胡从周季怀以予目疾皆许送白酒弥旬不至戏成长韵

畏疾甚畏威,目昏口止酒。

尔来时一中,免使论薄厚。

仪康业废祀,酿具散莫纠。

采药山已焚,种秫时转后。

门稀问字客,室乏借书缶。

尚赖金石交,每顾贫病叟。

前时相娱乐,如对疏广受。

有浆不待乞,似验岁在酉。

今日扫风轩,明日芼园蔌。

白衣两不来,往往化乌有。

颇闻继高会,沾醉牛马走。

宁忘伐木诗,酤湑吝朋友。

或疑决西江,耻复饷升斗。

胡不玩易象,樽簋纳吾牖。

二义倘未然,诺责何为负。

君兮优阮籍,仆也减兖守。

结交十五年,果可不饮否。

食言能无肥,有孚乃免咎。

速宜倒糟床,走送昔与醙。

勿学比舍郎,夜半招吏部。

形式: 古风

又次韵醵饮

层轩发天藏,初日照粉雘。

雄观跨鹏背,烦促陋蚕箔。

飞绥会兰亭,传觞写桑落。

饮兴江海窄,逸气云天薄。

虽无汉侯鲭,粗胜周礼醵。

清欢谢丝竹,贺厦惊燕雀。

围棋角胜负,献俳纷戏谑。

凉风遍广坐,长夏失重熇。

高会方继日,初筵今告朔。

要令四难并,讵止一饷乐。

明朝传绝唱,百年无此作。

荐闻须狗监,赓绝愧鼠璞。

今王驰蒲轮,之子尚莲幕。

行参瑚琏用,归助栋梁托。

读书照青藜,视草咏红药。

回顾广文寒,莫忘鸡黍约。

形式: 古风

金国贺会庆圣节使副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其二)

九陛天高辇下雕,千官云集履鸣潮。

霜迎爱日融城湿,香带祥风合殿飘。

周宴恩浓鱼在藻,舜廷化洽凤仪箫。

清台夜夜占南极,常有华星炳绛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读汉元帝纪效乐天体

昭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

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

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

况乃嫔嫱微,未得当獯鬻。

奈何弄文士,太息争度曲。

生传琵琶声,死对青冢哭。

向令老后宫,安得载简牍。

一时抱微恨,千古留剩馥。

因嗟当时事,贤佞手反覆。

守道萧傅死,效忠京房戮。

史臣一张纸,此外谁复录。

有琴何人操,有冢何人肃。

重色不重德,聊以砭世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