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隐

扫地焚香习燕清,萧然一室谢将迎。

坐移白日花间影,睡起春禽竹外声。

心远自应人境寂,道深殊觉世缘轻。

问奇尚有门前客,却恨青山不掩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静谧居所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与超然的情怀。首句“扫地焚香习燕清”以简练的动作勾勒出环境的洁净与雅致,焚香不仅净化了空气,也净化了心灵,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萧然一室谢将迎”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远离尘嚣、拒绝世俗交往的生活态度。

“坐移白日花间影,睡起春禽竹外声”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阳光透过花影洒落,时间仿佛在花间缓缓移动;而当诗人醒来时,远处竹林中传来春鸟的啼鸣,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心远自应人境寂,道深殊觉世缘轻”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心地清净,自然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寂静;深入道义,便会觉得世间一切俗务都显得轻如鸿毛。这两句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理想境界。

最后,“问奇尚有门前客,却恨青山不掩名”则以幽默的笔触收尾。门前虽有访客,但这些访客或许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奇”,即独特、不同寻常的事物或人物。然而,诗人却因山峰的名声而感到遗憾,似乎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漠。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顾华玉以书邀予为西湖之游病不能赴诗以谢之

旧约钱塘二十年,春风拟放越溪船。

却怜白发牵衰病,应是青山欠此缘。

漫说西湖天下胜,负他北道主人贤。

只馀好梦随潮去,月落空江万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日晚雨忽霁与诸友看月

晚雨新晴客款扉,天时乐事不相违。

眼前愁绪浮云散,坐上佳人碧月辉。

谁见入河蟾不没,空怜绕树鹊惊飞。

多情惟有清光旧,照我年来白发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观书

老眼视茫然,时时手一编。

未能忘习气,聊复遣馀年。

欹枕山窗下,篝灯细雨边。

谁应知此味,自结静中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煮茶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

至味心难忘,閒情手自煎。

地垆残雪后,禅榻晚风前。

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