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

至味心难忘,閒情手自煎。

地垆残雪后,禅榻晚风前。

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煮茶品茗的雅致场景,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茶过程中的闲适与韵味。

首句“绢封阳羡月”,以月喻茶,阳羡月即阳羡茶,用绢封藏,暗示茶叶的珍贵与品质之高。次句“瓦缶惠山泉”,瓦缶是煮茶的器具,惠山泉则是煮茶的佳水,两者相配,预示着即将开始的煮茶活动将是一场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至味心难忘,閒情手自煎”两句,点明了煮茶的目的是为了品味至高的茶香,而这种体验是难以忘怀的。同时,亲自煎茶的过程也体现了煮茶者的闲情逸致,以及对茶艺的热爱和追求。

“地炉残雪后,禅榻晚风前”描绘了煮茶的环境,地炉旁的残雪与禅榻前的晚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使煮茶成为了一种心灵的洗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

最后,“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以问句收尾,将煮茶的体验与历史上的两位茶人——陶谷和玉川子相比较,表达了对煮茶艺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煮茶活动的满足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煮茶的技艺与乐趣,更传达了茶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美学,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晏起

林下将迎寡,颓然万事捐。

老知閒有益,病与懒相便。

残梦荒鸡外,轻寒穗帐前。

从教贫到骨,不负日高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雨漫兴

春雨萧萧草满除,春风吾自爱吾庐。

高情时诵閒居赋,老眼能抄种树书。

金马昔年贫曼倩,文园今日病相如。

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雨后

积雨初收风乍颠,城南花事已茫然。

黄鹂绕树空千啭,白发伤春又一年。

竹几蒲团供坐睡,茗杯香鼎有閒缘。

客来莫话长安事,自理南华物外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方矫亭

季鹰久已卧江东,再入修门简帝衷。

白首岂知东观乐,青山终恋北窗风。

一时出处如公少,六帙庚年愧我同。

愿把纶竿相逐去,江湖满地两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