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昏

我目忽病昏,白昼若逢雾。

窥惊只物双,书辄下笔误。

来人髣髴是,飞鸟朦胧度。

纭纭孰辨别,此已忘好恶。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我突然眼睛不适,白天仿佛置身于大雾之中。
看东西时惊慌失措,写字也常出错。
来访者身影模糊,飞翔的鸟儿也难以看清。
纷繁中难以辨识,我已经忘记好与坏。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诗人自己。
病昏:视力模糊或头晕。
白昼:白天。
雾:比喻视线不清的状态。
窥惊:惊恐地偷看。
只物双:单一的事物看起来像两个。
书:写字。
误:错误。
来人:来访者。
髣髴:隐约,似是而非。
朦胧:模糊不清。
度:度过,这里指飞鸟掠过。
纭纭:众多,杂乱。
孰:谁,哪个。
辨别:分辨。
忘:忘记。
好恶:喜好和厌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目昏》,描绘了诗人突然眼疾发作,眼前一片昏暗,犹如白昼被雾气笼罩,看不清事物的景象。他看到的物体似乎有两个,写下的字句也常出错。来访的人在他眼中模糊不清,飞翔的鸟儿也只是朦胧的影子。他分辨不清周围的一切,连对事物的好恶都已忘却。整首诗通过个人的亲身感受,展现了目疾带来的困扰和视觉世界的混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石榴

榴枝苦多雨,过熟坼已半。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任从雕俎荐,岂待霜刀判。

张骞西使时,蒟酱同归汉。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立春前一日雪中访乌程宰李君俞寻有诗见贶依韵和答

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

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尽醉为诗狂。

我牵尘俗不得久,何意更烦投夜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记岁

买臣四十八,犹苦行负薪。

我免以樵给,贫居年与均。

道上不讴歌,妻亦无恚嗔。

三者固异彼,异同双朱轮。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

赤羽异蒿鴳,来自东夷国。

群集成皋间,翩翩皆一色。

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

清声殊啁啾,所蓄每陋逼。

应当放之去,重展万里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