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郎中还南京武库

故人昨日南京来,兹晨还向南京去。

过门握手一相见,遽别能无黯情绪。

十载勤劳地官属,富有声华照郎署。

太平武备五兵戢,升擢还应属祈父。

功名淹速各有时,所重持身在清素。

玉堂学士子同乡,索我题诗赠行路。

是时雨霁都门道,沉雾飞埃净于扫。

日射西山如锦屏,紫翠夫渠涌琼岛。

长风吹帆发潞河,齐鲁山川坐看好。

江南岁晚还相思,努力荣名以为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送田郎中还南京武库》。诗中描绘了友人田郎中从南京出发,即将返回南京的情景。诗人在送别之际,对友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种种感慨与祝福交织在一起。

首句“故人昨日南京来”,点明了友人昨日才到南京,而今又要离开。接着,“兹晨还向南京去”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离别的无奈。诗人通过“过门握手一相见,遽别能无黯情绪”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两人短暂相聚后不得不分别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十载勤劳地官属,富有声华照郎署”赞扬了友人在官场上的辛勤工作和卓越成就,他的名声和才华照亮了官署。“太平武备五兵戢,升擢还应属祈父”则预示了国家的和平稳定,以及友人未来可能的晋升。

“功名淹速各有时,所重持身在清素”表明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认为功名的得失各有其时,更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清正和朴素。接下来,“玉堂学士子同乡,索我题诗赠行路”提到了友人与诗人同为玉堂学士,且是同乡,诗人因此被邀请为友人题诗送行。

“是时雨霁都门道,沉雾飞埃净于扫”描绘了送别时的天气状况,雨停之后,道路变得清晰干净。“日射西山如锦屏,紫翠夫渠涌琼岛”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烘托出送别的氛围。“长风吹帆发潞河,齐鲁山川坐看好”预示着友人即将启程,前往远方,诗人想象着友人沿途将欣赏到的美景。

最后,“江南岁晚还相思,努力荣名以为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鼓励友人珍惜荣誉,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严氏光远堂

朴山先生天下士,明经著书遗来世。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

形式: 古风

为行俭题五杏图赠院判蒋主善

昔时庐山仙杏花,千树万树如丹砂。

照岩炫谷总春色,功成仙驾登紫霞。

淮南蒋氏今董奉,父子声名万金重。

圣朝国医非一手,蒋氏奇能比星凤。

凤池舍人写此图,贤贵固与凡民殊。

玉堂学士经济具,何啻报功论五株。

形式: 古风

送彭御史归养

银鞍金勒赤汗骢,铁冠霜简衣绣红。

祗事明主趋九重,岂不夙夜怀匪躬。

北堂违远心冲冲,日斯征兮薄高舂。

天鉴孔迩昭微衷,鸣佩朝下篷莱宫。

惠风条畅淑景融,我出祖饯城之东。

念子夙昔言笑同,含思凝睇冥飞鸿。

虽有羽翼不能从,人之大节孝与忠。

永矢弗谖在敬恭,何以赠子岁寒松,期子誉名扬永终。

形式: 古风

为钟舍人题孟端竹

近年画竹擅名誉,九龙山人谁比肩。

歘忽乘云去无迹,但有遗墨人间传。

中书彩笺盈尺许,写赠平生凤池侣。

彷佛潇湘月下船,掀篷卧看青鸾舞。

翠帘不捲珊瑚钩,虚亭六月风飕飕。

山人或者念畴昔,云端应下苍精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