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灵岩三首(其三)

山高景逾变,所览今非昨。

云覆嵩顶寒,河倾滩面□。

□中塔庙涌,日暮钟磬作。

延首望洛城,气象□□□。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山势高峻景色多变化,眼前景象已非昨日。
云雾笼罩嵩山之巅,黄河倾泻滩头泛波澜。
河心佛塔庙宇浮现,日落时分钟声磬音回荡。
抬首远望洛阳城,壮丽景象令人惊叹。

注释

山高:形容山峰很高。
景逾变:景色变化多端。
嵩顶:嵩山的山顶。
寒:寒冷。
河倾:河水倾泻。
滩面:河滩表面。
□:原文此处可能缺失或笔误。
塔庙:佛塔和庙宇。
涌:显现出来。
日暮:傍晚。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气象:自然景象和城市风貌。
□□□:原文此处可能有缺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远方城市的思念。首句"山高景逾变",展现出山势峻峭,随着高度的提升,景色也随之变化无穷。"所览今非昨"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眼前景象的全新感受。

"云覆嵩顶寒",通过云雾覆盖嵩山之巅,暗示了气候的清冷,也增加了神秘感。"河倾滩面□",可能是形容河水在山脚下的滩涂上奔流,此处的"□"可能代表流水声或动态效果,但原诗缺失部分难以确定。

"□中塔庙涌",描述了山中的寺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从地平线升起,富有诗意。"日暮钟磬作",傍晚时分,寺庙的钟声悠扬回荡,增添了宁静与禅意。

最后一句"延首望洛城,气象□□□",诗人抬头远眺洛阳城,但字迹模糊,只能感受到其雄伟壮观的气象,此处的"□"同样表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远方城市的模糊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远方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之灵岩三首(其二)

朝行曲河道,暮夜不遑止。

野草熏满衣,山蝉鸣裂耳。

我仆痡秋阳,我马困石齿。

未厌行役劳,当前碧蒿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之灵岩三首(其一)

积阴旷初霁,策马望嵩洛。

斜日黑云西,回光照城郭。

牛散陂草深,蛙鸣沟水浊。

雷远尚馀音,山前垂雨脚。

形式: 古风

之祀奉呈同行二进士

煌煌儒者宫,是惟风教首。

群贤日造集,经训谨传授。

公田有常廪,著令所从久。

逋租积岁月,课督岂宜后。

浮舟出东郊,秋日丽榆柳。

幸同二三子,谈笑失炎昼。

鄙生窃薄禄,万补无一有。

伫观盛化流,朝列登秀茂。

彼微主簿官,岂敢息奔走。

形式: 古风

子张子夏庙同邻几圣俞过作

峨峨道旁庙,庭户焕丹黝。

恭闻师商贤,下拜奠卮酒。

大梁故王都,豪杰所奔走。

当时多尊荣,死不道人口。

二君夫何为,血食独传后。

岂于圣人道,自托致不朽。

荒坟屹相望,荆棘不盈亩。

衣冠应作尘,制度复何有。

得无埋奇书,文字暗科斗。

怀古意惨淡,春风一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