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美亭

东风不世情,幽谷渠亦至。

谁分玄都种,为我作春事。

朝来花气暖,诗眼先自醉。

祇愁贪结子,零落烟雨际。

闻今新蹊成,有酒且频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芳美亭》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生命的热爱与感慨。

首句“东风不世情,幽谷渠亦至”,以东风比喻春风,春风虽不具人情,却能跨越幽深的山谷,将生机与温暖带至每一个角落,体现了大自然的无边魅力与普遍恩泽。

“谁分玄都种,为我作春事”一句,借问玄都(传说中仙人居住之地)之花是否特意为诗人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深切期待与欣赏,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自然发生的赞叹。

“朝来花气暖,诗眼先自醉”描绘了清晨时分,花朵散发出的暖暖香气,让诗人的内心先于视觉体验而沉浸其中,仿佛已醉入这春日的美好之中,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对美的极致追求。

“祇愁贪结子,零落烟雨际”则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在烟雨中凋零的忧虑,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感慨。

最后,“闻今新蹊成,有酒且频置”一句,诗人听说新路已经形成,便提议饮酒庆祝,体现了对生活变化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整体而言,《芳美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十月二十六日会于北禅分韵赋诗应辰得多字吕治先酒熟亦欲会客故末意及之

为此升斗粟,来往如飞梭。

桂林在何许,水险山嵯峨。

骊驹偶未至,于焉少婆娑。

幸陪英俊游,不觉日月过。

今夕复何夕,朔风捲寒波。

肴核虽草草,聊以供笑歌。

子如不饮酒,视此庭前柯。

浓绿光薿薿,所馀今几何。

邻家酿新熟,颇闻旨且多。

更当奋馀勇,往举金叵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题叶尚书普光明庵

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

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

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

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

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

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

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病中偶成

衰病乃其理,移床卧南轩。

虽怀饮冰忧,赖有清赏存。

春去芳草积,罗生满庭萱。

花房向夕敛,似与吾忘言。

数蝶亦多态,差差傍丛翻。

客来同一欣,何必临芳樽。

常恐秋节至,严霜霣其根。

吾生尚悠悠,眷尔安足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再过凌氏园复用前韵

儿辈病元亮,斗筲羁曼容。

何时跨鸿鹄,食藕莲花峰。

小槛再游历,轻寒裘未重。

人家当卮黍,不愧千户封。

愿因琴高生,傥见乔与松。

从兹毁车马,永绝世味浓。

岁晚复来此,清阴期箨龙。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