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鳞皴拄杖子,非长亦非短。
东行西行处十分著力,归家稳坐时一味不管。
著力处是我同流,不管时吾之道伴。
且道伴同流是一是二,见成公案。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以独特的禅语方式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和修行境界的理解。"鳞皴拄杖子,非长亦非短",形象地比喻人生的起伏与平衡,如同拐杖虽有长短,但在行走中并无绝对的长短之分。"东行西行处十分著力",意味着在世间奔波劳碌时,应全力以赴;"归家稳坐时一味不管",则是在静修或休息时,放下一切杂念。
"著力处是我同流",强调在世俗生活中与大众共融,不脱离现实;"不管时吾之道伴",则表明在心灵层面,遵循自己的道路,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两句"且道伴同流是一是二,见成公案",提出一个禅宗式的疑问:同行于世与保持自我究竟是同一还是对立?这正是一个需要个人深思的禅学问题,引导读者去体悟生活的真谛和修行的奥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体验,以及在动静之间寻求平衡的精神。
不详
一句如铁橛子,少室秤提不起,曹溪摇撼不动。
有伎俩者一任左扶右持,无伎俩者不妨全体受用。
巴蓬集壁,去天一尺。
长安甚闹,我国晏然。古人一期酬对,不妨奇特。
未有出身之路,唤什么作我国。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青山为家,白云作户。稳密田园,鸦飞不度。
鼓腹台前一转头,不觉四月二十五。
禅禅万万千,眉插鬓,耳垂肩。千花影里,百草头颠。
或时虚空里钉橛,或时旱地上生莲,引得寒山子笑掀天。
吟得新诗一两联,足成三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