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城西杨梅的诱人景象。"炎炎火树照千山"以炽热的阳光映照着满山遍野的杨梅树,犹如火焰般灿烂,生动展现了杨梅的鲜艳色彩。"南客应同荔子看"借荔子来比拟,强调其南方水果的珍贵,让人想象其甘甜可口。
接下来诗人通过"金谷人游红步障"的意象,将观果者比作金谷园中的游人,他们在红色的杨梅树下流连忘返,增添了热闹和欢乐的气氛。"玉房仙炼紫华丹"则运用神话色彩,比喻杨梅如仙家炼制的紫色灵丹,暗示其营养价值高。
"猩唇泣露珊瑚软"一句,形容杨梅熟透后汁液饱满,如同猩红的嘴唇滴落出的甘露,口感细腻如珊瑚般柔软。"鹤顶迎风玛瑙寒"则以鹤顶的冷峻与玛瑙的温润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杨梅在微风中晶莹剔透的质感。
最后,诗人设想如果汉宫的君王品尝到这美味的杨梅,必定会惊叹不已,并可能迅速派人将其送往长安,以满足皇家的口腹之欲。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描绘了杨梅的诱人外貌,又寓含了对杨梅美好品质的赞美。
不详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
何堪万里役,动是一年期。
高谊贫中见,深情别后知。
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
飘飘短褐袍,倚杖立金鳌。
桥束溪流急,树增山势高。
白云连海峤,黄叶满亭皋。
落日西风恶,尘埃两鬓毛。
不恋清时白玉珰,便将身世寄沧浪。
三朝元老黄枢阁,四海闲人绿野堂。
楚楚菁兰秋带雨,萧萧寒菊晚宜霜。
拟成东甬耆英社,剩乐壶天日月长。
师作天台去,长亭复短亭。
焚香参祖塔,振锡动山灵。
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
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