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时彻的《广陵晓发》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景。首句“征夫逐草露”,以征夫在黎明前的露水中跋涉,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早起的辛劳。次句“夜夜月中眠”进一步强调了行者夜晚借月光栖息的孤寂。
中间两联“雾拥玄猿啸,风吹白雁旋”,通过雾气中的猿猴哀鸣和风中盘旋的白雁,渲染出广陵清晨的荒凉氛围,寓含着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活动相结合,形成深沉而富有画面感的意境。
尾联“有江能绘树,无路不生烟”,运用夸张手法,写沿途江水倒映树木,道路弥漫晨雾,展现出广陵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最后一句“初日秋光澹,芙蕖亦可怜”,以淡淡的秋日阳光和清丽的荷花,为画面增添了一丝清新与生机,尽管旅人的心情可能沉重,但自然之美仍能触动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广陵晓发的场景,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