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王屋山上的千年老藤已经布满霜雪,主人在休假时与亲朋好友相伴。
将来有一天,乘坐华丽的四马拉车离去,希望能支撑到天坛完成愿望。

注释

王屋:古代山名,这里代指主人的居所。
千霜老紫藤:形容藤蔓古老且经受过岁月的沧桑。
休沐:古时官员休假,休息沐浴。
异时:未来某个时候。
驷马安车:古代贵族出行的豪华车辆,由四匹马拉动。
天坛: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象征着崇高的理想或目标。
愿力:佛教用语,指实现愿望的决心和力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诗中,黄庭坚以“王屋千霜老紫藤”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天坛灵寿杖的古老与珍贵,杖身由历经千霜的紫藤制成,显得庄重而富有历史感。接下来,“扶公休沐对亲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莘老在休息日陪伴亲朋的祝愿,希望他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能借助这根灵寿杖支撑身体,寓意长寿安康。

最后两句“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进一步寄寓了深厚的友情和祝福。诗人想象莘老将来乘坐华贵的四马拉车出行,即使年事已高,也能依靠这根杖子,坚定地前往天坛,展现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他的精神力量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鲜明个性。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其二)

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三。

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怜矍铄马征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其一)

走送书堂倚绛纱,瘦藤七尺走惊蛇。

晴沙每要交头拄,寻遍渔翁野老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以金沙酴醾送公寿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绵揉色染金沙。

凭君著意樽前看,便与春工立等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以梅馈晁深道戏赠二首(其二)

渴梦吞江起解颜,诗成有味齿牙间。

前身邺下刘公干,今日江南庾子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