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吟四首(其一)怀即公

一瓢乞食处,双眼独看云。

长读方山论,时翻般若文。

阐幽知有待,析义恨无君。

预拟还山日,煨寒到夜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生活的宁静与深思。首句“一瓢乞食处”展现了一种简朴的生活状态,一瓢之水,足以维持生活,象征着超脱物质的追求。接着“双眼独看云”,以云的变化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长读方山论,时翻般若文”两句,表明诗人热衷于阅读,尤其是佛学经典,通过学习来寻求智慧与内心的安宁。“阐幽知有待,析义恨无君”则表达了对深入理解佛法的渴望以及在探讨过程中缺少知音的遗憾,体现了精神层面的孤独与追求。

最后,“预拟还山日,煨寒到夜分”预示着诗人期待回归自然,与山林为伴,通过取暖的火堆度过漫长的夜晚,既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和对佛法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伐木吟四首(其二)怀诃公

一从溪上别,幽独迥无邻。

性以孤能寂,心从冷处亲。

听莺迟好友,临水叹伊人。

亦是寻常事,兴怀每怆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伐木吟四首(其三)怀顿公

如我与君者,当于幽壑中。

一生煨白石,终日倚青松。

岂敢尚高节,所为哀道穷。

狂澜息不易,聊得古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伐木吟四首(其四)怀破公

窗虚月影暗,微雨响疏疏。

不觉伤留滞,翻然念起居。

道心知日损,瘦骨近何如。

江上几惆怅,都为欲寄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寓虎丘作

姑苏最佳处,况复好春晴。

尘榻有人假,春山尽日行。

顿忘留滞苦,渐觉野情生。

夜到讲堂上,空吟月正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