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吟四首(其四)怀破公

窗虚月影暗,微雨响疏疏。

不觉伤留滞,翻然念起居。

道心知日损,瘦骨近何如。

江上几惆怅,都为欲寄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月影暗淡、微雨轻敲的夜晚,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首句“窗虚月影暗”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暗示着诗人独自一人,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接着,“微雨响疏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雨声稀疏而细微,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与诗人的思绪相呼应。

“不觉伤留滞,翻然念起居”,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长时间滞留、远离家乡的感慨,以及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在这样的夜晚,这些情感被放大,让诗人不禁陷入深深的忧思之中。

“道心知日损,瘦骨近何如”,这两句则转向对自身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的反思。诗人意识到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的道心(可能指内心的修为或信仰)似乎有所减损,而身体也日渐消瘦。这种自我审视,既是对个人成长的思考,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最后,“江上几惆怅,都为欲寄书”,诗人将情感聚焦于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希望借由书信传达这份情感。然而,身处异地,江水阻隔,只能将满腔的惆怅寄托于文字之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牵挂,也流露出对沟通与理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思念与自我成长时的复杂心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性。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虎丘作

姑苏最佳处,况复好春晴。

尘榻有人假,春山尽日行。

顿忘留滞苦,渐觉野情生。

夜到讲堂上,空吟月正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金井潭观游鱼

日动畏高影,应嫌水至清。

鼓琴人已往,濠上叹方生。

我丧残同域,尔无哀乐情。

寂寥天地内,持此向谁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首春过南昌访徐巨源

南州高士后,孤隐石门閒。

两载期相见,方春始下山。

文章颜谢侣,风致应刘间。

未得看中论,踌躇空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长至芥庵作

年来师友散,物序一伤怀。

况复逢寒腊,栖迟在海涯。

同人过午食,与鹤立閒阶。

料得从今去,生缘有石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