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曲

春蚕未出桑芽小,野菜青黄入烟晓。

烟平水远见山色,山树连堤接鸣鸟。

鸟声宛转东风来,风回岸曲桃花开。

桃花红间李花白,水烟山鸟相萦回。

烟边初日见人影,山根曲港通渔台。

千枝万枝各妍媚,天色平浮变葱翠。

英英在岸波香暖,暧暧当舷客心醉。

去年六月行归舟,荻芦过雨成凉秋。

今年二月复行路,别眼看花增别愁。

别愁黯与春愁聚,幽怨无端落江渚。

飞花流水近残春,谁傍浓阴听杜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春江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江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日的生机勃勃、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春蚕未出桑芽小”,以春蚕未出、桑芽初生的景象,暗示春天的开始,为全诗定下清新、生机盎然的基调。接着,“野菜青黄入烟晓”一句,通过野菜的青黄交错,烟雾缭绕的晨光,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烟平水远见山色,山树连堤接鸣鸟”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远处的山色与近处的水景相互映衬,山树与鸣鸟交织成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鸟声宛转,东风轻拂,桃花盛开,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桃花红间李花白,水烟山鸟相萦回”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和动态描写,展现了春日里花朵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桃花与李花交相辉映,水面上的烟雾与山间的鸟儿相互环绕,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春日美景。

“烟边初日见人影,山根曲港通渔台”两句,将视线拉回到岸边,初升的太阳照在烟雾中的人影上,山脚下的弯曲港湾连接着渔台,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千枝万枝各妍媚,天色平浮变葱翠”两句,赞美了春天万物的美丽与生机,天色在春日的映照下变得更加葱郁翠绿。

“英英在岸波香暖,暧暧当舷客心醉”两句,通过“英英”(形容美好)和“客心醉”(客人的心被深深吸引),表达了对岸边温暖波浪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之情。

“去年六月行归舟,荻芦过雨成凉秋。今年二月复行路,别眼看花增别愁”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行程,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再次面对春花时增添的离愁别绪。

“别愁黯与春愁聚,幽怨无端落江渚。飞花流水近残春,谁傍浓阴听杜宇?”最后四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别愁与春愁交织,幽怨的情绪随飞花流水飘散在江边,引人深思。杜宇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时光流转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舟行杂诗十章(其一)

初日下菰树,高帘顾渚楼。

水乡春入画,天霁卧堪游。

浦远思芳草,沙明有去鸥。

舟人慰行客,傍笛试吴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舟行杂诗十章(其二)

桃花西塞色,红过岘山村。

明渌晓相媚,春霞晚有痕。

橛头香匝幕,水尾簖通门。

堕露忽沾袖,残英还入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舟行杂诗十章(其三)

晚炊三白米,青鳜入羹鲜。

残味分童饱,微醺约睡缘。

江云横漠漠,水鸟去翩翩。

小泊招渔话,尘心一澹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行杂诗十章(其四)

风过菜花香,柳枝踠地长。

麦田低与绿,斜日嫩分黄。

待饲篱牛伏,迎暄社燕忙。

箬川联上下,道是古仙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