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之建昌

邂逅东山上,别来仅瞬息。

顾我双发班,看子头尽白。

焉知沧海外,桑田几变易。

感叹谁能平,闻道庶不惑。

子今造麻姑,端详问消息。

鸣鹿得野蘋,呼朋与共食。

得诀子勿忘,再晤相与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的《送友之建昌》。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首句“邂逅东山上”,描绘了两人偶然相遇的场景,充满了偶然性和惊喜。接着,“别来仅瞬息”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离别的匆忙。

“顾我双发班,看子头尽白。”这两句通过描述双方的外貌变化,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焉知沧海外,桑田几变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的流逝感,暗示了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变化。

“感叹谁能平,闻道庶不惑。”表达了面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困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寻求理解与平静的愿望。“子今造麻姑,端详问消息。”这里借用了神话中的麻姑,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朋友未来的关心。

“鸣鹿得野蘋,呼朋与共食。”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鹿在田野中觅食,朋友间共享生活的乐趣。最后,“得诀子勿忘,再晤相与悉。”表达了希望朋友记住这次分别的教训,期待未来再次相聚时能更加珍惜彼此。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南镇丞南雄

嬴氏不师古,十月为岁首。

颠倒每如兹,吾道复何有。

本末谁能陈,榛芜亦已久。

先达良殷勤,众星仰枢纽。

明明惟我祖,道与羲皇偶。

造士二百年,稽古庶不谬。

子今领青衿,勉矣弘薪樵。

形式: 古风

题贞节李氏卷

氏节世所艰,抚孤非己出。

虽云州官后,寒苦不可述。

孑身持门户,皓皓冰霜质。

漫漫如长夜,何时见天日。

望望一孤长,渐渐孙芽茁。

一绍儒家风,树立始宏达。

举世谓之艰,要以常理说。

天常及民彝,惟此不泯灭。

假使当其时,失足蹈世辙。

尘世三十载,繁华会消歇。

谁能欺彤管,为汝扬姱节。

世隙如白驹,敢告丈夫杰。

形式: 古风

答友人王赤冈

玉署无剧务,随意玩篇什。

忽传双鲤至,我友遥相忆。

我友在何许,迢迢楚之泽。

问我十年来,故心还不易。

对书忸怩甚,展转深自惕。

耳常聆宫商,日夜辨白黑。

于心胡不能,情态多迁适。

近来颇见心,心如赤子赤。

与君同师门,知君久能识。

此心苟同然,何交不金石。

形式: 古风

寄弟

我年四十一,亦知四十非。

双亲家万里,梦寐常依依。

尚幸我弟贤,夙夜侍庭帏。

我无补衮功,只以窃禄违。

自从七月来,三命清切司。

首展经筵书,再篡曹工题。

复令知制诰,代草明光扉。

备员立螭蚴,何异立仗骑。

天子本圣明,忠臣要防微。

秦陇旱为雪,东南潦是饥。

委非亲民职,内计诚无奇。

肉食每自愧,几欲抽簪归。

尚抱献纳心,终欲有所施。

不然望旧山,归来慰严慈。

春初种松竹,想已含绿滋。

未种应为种,勿过青春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