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邢子友

壮士如今烂莫收,尚思抽矢射旄头。

不堪苦雾侵衰鬓,稍喜和烟入戍楼。

万里中原空费梦,三春胜日偶成游。

青松远岭偏惊眼,薄晚阑干更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英勇的战士如今不再被接纳,仍然怀念着拉弓射敌的时光。
忍受不了苦涩的雾气侵袭衰老的鬓发,稍微欣慰的是它融入炊烟飘向戍楼。
万里之外的中原只在梦中空想,美好的春天偶尔带来短暂的游历。
看到远处青松覆盖的山岭格外醒目,傍晚时分倚着栏杆更不愿停留。

注释

壮士:英勇的战士。
烂莫收:不再被接纳。
旄头:敌人的旗帜或目标。
不堪:忍受不了。
衰鬓:衰老的鬓发。
和烟:融入炊烟。
空费梦:空想。
三春胜日:美好的春天。
青松:青翠的松树。
偏惊眼:格外醒目。
阑干:栏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次韵邢子友》,通过对壮士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心境的变化。首句“壮士如今烂莫收”暗示了英雄迟暮的无奈,壮志未酬的落寞。第二句“尚思抽矢射旄头”则展现出壮士即便年老仍怀有报国之志,渴望一展身手。

“不堪苦雾侵衰鬓”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困苦环境中的苍老感,苦雾象征着生活的艰难。然而,“稍喜和烟入戍楼”又透露出一丝宽慰,诗人暂时找到了一丝宁静,看着炊烟袅袅进入戍楼。

“万里中原空费梦”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中原故土的深深怀念,只能在梦中追寻。而“三春胜日偶成游”则反映出诗人偶尔能享受春光,暂忘忧愁的片刻欢愉。

最后两句“青松远岭偏惊眼,薄晚阑干更少留”,以青松和远岭的景象结尾,既寓言坚韧不屈的人格,也暗示诗人不愿过多停留于现实的苦闷,更向往远方的自由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壮志未酬的哀叹,又有对生活苦涩的接纳,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宋主簿诗

九折湾中万斛舟,怪公随处得心休。

未应菊径关心急,聊为鱼槎尽意留。

陆子旧踪馀马顶,羊公遗碣见龟头。

遥知太白无多事,醉里诗成不待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张迪功春日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无一半寒。

不觉转头逢岁换,便须揩目待花看。

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盘。

从此不忧风雪厄,杖藜时可过苏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周教授秋怀

一官不办作生涯,几见秋风捲岸沙。

宋玉有文悲落木,陶潜无酒对黄花。

天机衮衮山新瘦,世事悠悠日自斜。

误矣载书三十乘,东门何地不宜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家弟所赋

曹刘方驾信优为,不废东郊坐保釐。

投蚓问公逢老手,联珠及我愧连枝。

定知来者倾三叹,共了流年费几诗。

瘀絮车斜敢将去,乐天那畏一微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