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感寓(其四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宋人得到燕石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上虚伪评价和误解的批判。"宋人得燕石,自谓璠与玙",描绘了宋人误将普通的燕石当作稀世珍宝,自比为珍贵的璠玙(古代美玉)。"徒劳什袭重,见哂周大夫",讽刺宋人费尽心思保护这块石头,却遭到周大夫的嘲笑,暗示世人对其价值的无知。
"流俗久缪误,美价恒异沽",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上普遍的错误认知和对美的扭曲追求,如同燕石被赋予过高价值,实则不值一提。"所以卞和子,抱璞空长吁",以卞和献玉的故事作结,比喻那些像卞和一样怀才不遇的人,只能空自叹息,因为他们的真才实学并未被正确理解和赏识。
整首诗寓言深刻,批评了社会上对事物的盲目追捧和对真正价值的忽视,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