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丹阳汤孺人寿诗

少年为妇舅姑前,及见黄门正拜官。

乔木门前经几世,曾孙膝下且胜冠。

中厨列鼎堪调膳,永夜真心忆和丸。

闻道仙郎拜嘉庆,沾恩新自五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对年轻时与现在生活的对比回忆,以及对后辈的关怀与祝福。开篇“少年为妇舅姑前”,展现了一位年轻人在长辈面前的恭敬与孝顺。接着“及见黄门正拜官”,描述了他见证了某官员正式上任的情景,暗含着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随后,“乔木门前经几世”一句,通过古老的树木象征家族的悠久历史,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感慨。

“曾孙膝下且胜冠”则转向对家族未来的期待,曾孙在祖辈膝下,预示着家族的繁荣昌盛。接下来,“中厨列鼎堪调膳”描绘了家庭的和谐与富足,通过美食的准备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共享。而“永夜真心忆和丸”则可能是指夜晚静思时对家族传统或某种药丸(可能象征着健康与长寿)的怀念,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对后代健康的关心。

最后,“闻道仙郎拜嘉庆,沾恩新自五云端”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获得荣耀与恩宠,达到人生的高峰。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家族的传承、亲情的温暖、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后辈的祝福,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家族情感。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谒文敏杨太师墓次江提学韵

野狐三度扈王师,诸将从公受指麾。

赐解御裘冬觉暖,诏裁密旨夜常随。

前筹不数貔貅力,末命仍归喉舌司。

万里回銮惊驾晏,军中未有一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北郭谒宋邹道乡文忠公墓

宋代巳经三易世,忠公遗墓尚嶙峋。

敢言有志成慈母,逮罪何期及故人。

黄阁十年终卖王,瘴烟万里合投身。

巳分此生堪客死,魂归犹是故乡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读东坡诗戏作

公诗句句写胸臆,一滴冰成大海翻。

方皋牝牡无定相,曼倩滑稽有至言。

扫除李杜刍狗语,出入鬼神傀儡门。

异代或疑后身在,告终此地招其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喇嘛翠峰老僧挽诗三首(其一)

枯木寒岩亦未真,走盘珠子自精神。

三餐煮籺一生事,屡岁斋僧几万人。

铸冶金容瞻气象,圆通天眼悟根因。

欲上伏牛心未了,了心应待再来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