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

乘其危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舍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谒直指处,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对中国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评价。首句“乘其危窃其祚”批评萧衍借助乱世篡夺帝位的行为,暗示他并非正统继位。接下来的“萧衍道成视刘裕”将萧衍与东晋开国君主刘裕相提并论,暗指其功业不足。

“宫城围吴兴拒”描述了梁武帝晚年抵御侯景之乱的情景,但诗人认为他的军事举措并无实效。“徒称马袁仍厚遇”讽刺他对待权臣侯景过于宽容。接着指出萧衍治国无方,“本失正末奚数”,律法和音乐也无法带来实质帮助。

“特佞佛奉象塑”反映了梁武帝笃信佛教,甚至舍身修行,但诗人认为这种行为并未对国家带来实际益处。“初祖谒直指处”可能指的是萧衍寻求佛法指导,但并未得到满意答案。“漆桶弗契乃北去”以寓言形式表达他对佛法的不契合,最终选择离开。

“祀牺牲代面素”暗示梁武帝晚年生活简朴,但仍未能避免悲剧。“庙不血食语不惧”表达了后人对其结局的冷漠,以及诗人对他的批判态度。“饿台城应始悟”指的是梁武帝被困台城时的反思,但为时已晚。“荷荷那得金仙护”以讽刺的口吻质疑是否有神佛庇佑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典故,揭示了弘历对梁武帝萧衍作为皇帝的评价,认为他在政治、军事和信仰上均有失策。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捡近稿偶志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

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立言人所志,见道?孰能。

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

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

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已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

既沾或苦潦,踟蹰复望晴。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

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

茅檐艰苦状,彷佛常共赓。

结习难尽除,聊如劳者鸣。

工拙非所论,岁月差可徵。

诗史让少陵,我作方农经。

形式: 古风

移顿六韵

逐水频移顿,曾无廿里赊。

建营今似昨,取势正还斜。

垒或多因旧,灶无须更加。

卖蒸原有市,换马要增茶。

内外奚分界,休和久一家。

朝程回首望,烟散满林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割麦行

迤南割麦收逮齐,迤北割麦今姑兮。

合家竟日咸毕力,尚有余粮连亩栖。

腰镰手铚躯偻走,惫矣精神各抖擞。

十年一遇可辞劳,遗秉滞穗由他取。

前驱警跸无烦词,赤子宁避其父过。

为之望哉为之喜,范云萧缅安藉他。

别有老农茆屋叹,不烦重问情自见。

幸兹割麦逢饱秋,持鬻却苦价太贱!

形式: 古风

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

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

中流嵽嶪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

精蓝信宿可留憩,层楼阿阁何须多。

青雀黄龙尽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

帆樯远近挂红灯,照入江天星点赤。

髯翁醉醒风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

信耶非耶漫强明,律中要使神鬼惊。

六百年来人莫识,我偶拈赓荅风物。

滥觞远忆巴岷山,土鼓云门拳石顽。

清赏凭高兴未巳,烹茶更试中泠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