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日有事于先皇帝攒宫

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

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

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

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

当年国步蹙,实叹谋臣寡。

空劳宵旰心,拜戎常不暇。

贼马与边烽,相将溃中夏。

颓阳不东升,节士长喑哑。

及今擐甲兵,无复图宗社。

飞章奏天庭,謇謇焉能舍。

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

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

遗臣日以希,有愿同谁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二月十日有事于先皇帝攒宫》。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二月十日前往先皇陵寝进行祭祀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先皇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描绘了春日阳光照耀下的陵园景象,充满了肃穆与庄严。接着,“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则通过对比禹穴和平静的湘山,暗示了先皇的英明与伟大。接下来的“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表达了作者对陵寝维护的重视和对先皇的敬仰之情。

“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了先皇的威严与神采,以及随行的云旗与风马,进一步强化了对先皇的崇敬之情。随后,“当年国步蹙,实叹谋臣寡”揭示了先皇在位时国家面临的困境,感叹智谋之臣的缺乏,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空劳宵旰心,拜戎常不暇”表达了先皇为国家操劳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安宁,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接下来,“贼马与边烽,相将溃中夏”描述了国家遭受外敌侵扰的惨状,而“颓阳不东升,节士长喑哑”则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士气的低落。

最后,“及今擐甲兵,无复图宗社”表明了当前国家的军事状态,强调了保卫国家的重要性。“飞章奏天庭,謇謇焉能舍”表达了作者作为遗臣的责任感和忠诚之心,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上报朝廷。“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则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现了对先皇忠诚之情的传承。“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表达了对忠心耿耿之情的理解与感慨。“遗臣日以希,有愿同谁写”则表达了对忠臣稀少的忧虑,以及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传承这种忠诚精神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先皇的缅怀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忠诚与国家命运的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赠献凌司香贯太监宗

萧瑟昌平路,行来十九年。

清霜封殿瓦,野火逼山阡。

镐邑风流尽,邙陵岁月迁。

空堂论往事,犹有旧中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时有声自宝城出至祾恩?食顷止人皆异之

昌平木落高山出,仰视神宫何崒嵂。

昭陵石马向天嘶,谁同李令心如日。

有声隆隆来隧中,骏奔执爵皆改容。

苌宏自信先君力,独拜秋原御路东。

形式: 古风

过郭林宗墓

路畔累累墓石多,中郎遗愧定如何。

应怜此日知名士,到死犹穿吉莫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介休

淡霓生岩际,奔泉下石间。

龙蛇方起陆,雀鼠尚争山。

雨静前村市,秋凋故国颜。

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