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二首(其二)

重云卷雨过山来,遍洒中田到晓回。

错落晴山移斗极,阴森暗峡宿风雷。

佳人夜夜齐纨恨,骚客年年鹎鵊哀。

欲见清秋近消息,月明白露湿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乌云翻滚间,雨点越过山岭,直到拂晓才在田野上空洒落。
晴朗的山峦仿佛移动了北斗星的位置,而幽深的峡谷则预示着夜晚风雨的来临。
美丽的女子每晚都怀着对纨扇的思念,诗人每年都在为鹎鵊鸟的哀鸣感到悲凉。
想要得知秋天的临近,只有仰望那皓洁的月光,照见白露打湿的青苔。

注释

重云:浓厚的云层。
中田:田野中央。
晴山:晴朗的山峰。
斗极:古代天文中的北斗七星。
佳人:美女,此处指代思妇。
齐纨:精致的丝质手帕,代指女子的闺怨。
骚客:文人墨客。
鹎鵊:鸟名,古人常以此表达哀愁。
清秋:清凉的秋季。
月明白露:明亮的月光和白露。
苍苔:青苔,常用于描绘古老或荒凉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风景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重云卷雨过山来”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多雨的夏季景象,云层厚重,伴随着雨水翻腾而至,给干涸的大地带来了滋润。而“遍洒中田到晓回”则展现出雨后的泥土被浇灌得湿润,直至天亮。这些描写不仅传达了夏日的潮湿气息,也反映出了农作物对水分的渴望。

接着,“错落晴山移斗极,阴森暗峡宿风雷”两句,景象转换,云层散开露出蓝天,但山峦间仍有阴霾,暗示着即使雨过天青,也难免有未散的乌云,以及隐约可闻的远方雷声。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转变,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佳人夜夜齐纨恨,骚客年年鹎鵊哀”两句,则转向了人的情感世界。这里的“佳人”和“骚客”,一个是在夜晚思念之苦,另一个是漂泊在外,时常听到鹎鵊鸟鸣声而生出无限哀愁。这两种情感表达,都充满了对远方所思、所忆的深切情感。

最后,“欲见清秋近消息,月明白露湿苍苔”则是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的期待与描绘。清秋之时,一方面有着收获的喜悦,另一方面也可能隐藏着对未来变迁的关切。而“月白”、“露湿苍苔”则是这一期盼中的景象写实,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一丝孤寂与沉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风光、内心情感以及季节变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夏日二首(其一)

诗书老去信无功,偷得閒官许养慵。

山影当庭初转日,水声穿竹自来风。

晚催萱蕊昏还敛,日射榴房午更红。

览物赋诗成底事,萧萧双鬓欲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夏日十二首(其十一)

蛩怨青莎老,萤飞秋水深。

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雄剑鸣初匣,寒衣补硬针。

老来词赋懒,从使二毛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十二首(其十)

陶令抛官易,庞公去隐深。

由来浮世事,可见昔人心。

卜筑閒多思,奔驰病不禁。

檐楹来燕雀,鸾鹤自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十二首(其九)

种药幽人事,还披本草经。

出山抛旧翠,过雨有新青。

术受壶中秘,方传肘后灵。

不辞勤服饵,为变发星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