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这首《黄鹤楼联》由晚清名臣李鸿章所作,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结合,展现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联“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阑,江汉双流相映照”描绘了黄鹤楼前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壮观景象。数千里奔腾的江水在黄鹤楼下汇聚,形成波涛汹涌的激流,而此时,一位闲暇的官员(或诗人)站在楼前的栏杆旁,欣赏着江面的美景,江汉两江的水流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下联“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经历了十余年的时光,无数英雄人物仿佛都成为了过眼云烟,如同梦境一般遥远。当再次来到黄鹤楼时,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心中不禁回想起曾经的往事,感叹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厚重。
整体而言,《黄鹤楼联》不仅赞美了黄鹤楼及其周边自然风光的壮美,更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不详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大海吸波涛,遗恨难填精卫石;
圣朝多雨露,褒忠常傍水仙祠。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大海咽波涛,遗恨难填精卫石;
皇朝多雨露,褒忠常傍水仙祠。
力争武汉上游,运会佐中兴,宋相边关姚相守;
奠定东南半壁,馨香隆美报,羊公碑石杜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