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名为《周公器弘治初为庆符令赋诗追忆之》。诗中描绘了周公在庆符县任令时的情景,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
首句“周君为邑日,江汉尽桑麻”,开篇即以“周君”点出人物身份,说明周公在其担任县令的日子里,庆符县的田野上遍布着茂盛的桑麻作物,展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接着,“帝力谁知识,长安无狭斜”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周公治理能力的认可与赞美,同时也暗含对当时京城长安繁华景象的讽刺,强调了地方官员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影响。
“但将九溪水,频灌庆符花”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公勤政爱民的形象,他利用当地的九溪水灌溉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体现了其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自然的尊重。最后,“遥想弹琴处,南风吹未涯”两句,通过想象周公在庆符县弹琴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借助南风的吹拂,寓意周公的美德和政绩如同春风般播撒,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公在庆符县任职期间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其卓越的治理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美好社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