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明府

高平渺渺隔燕关,山路寒风在客颜。

何处花封今此老,两年千古一昆山。

东南才力民初起,西北朝廷意肯閒。

明日疲残安已竟,中朝礼乐待君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庄昶的《送杨明府》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高平渺渺隔燕关,山路寒风在客颜。”描绘了送别场景的辽阔与凄凉。高远的平原与遥远的燕关相隔,象征着离别的距离之长;山路之上,寒风凛冽,不仅映照出自然环境的严酷,也隐喻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颔联“何处花封今此老,两年千古一昆仑。”运用了夸张与对比的手法,将友人比作“老”,暗示其年岁已高或经历颇丰;“花封”则可能暗指友人过去的辉煌成就或荣誉,而“两年千古一昆仑”则通过时间的跨度与自然界的宏伟(昆仑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过去成就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许。

颈联“东南才力民初起,西北朝廷意肯閒。”转而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这里提到“东南才力民初起”,可能是指南方地区的人才开始崭露头角,预示着新的活力与希望;“西北朝廷意肯閒”则可能是在说朝廷对于边疆或西部地区的政策或态度,暗示国家对于不同区域发展的重视与平衡。

尾联“明日疲残安已竟,中朝礼乐待君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期待。在经历了旅途的疲惫与挑战后,“明日疲残安已竟”意味着友人即将到达目的地,结束旅程;“中朝礼乐待君还”则预示着友人归来时,国家与社会将以礼乐相迎,体现了对友人身份与贡献的认可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与祝愿。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西涯先冢和程学土

肯将黎杖负康强,采药寻诗每日忙。

庞老尽容吾拜晚,泷冈真托此碑长。

高名岂更垂今日,厚德何惭盖一乡。

墓木我来今渐拱,可胜哀泪到淋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元故城和程处士

人间万事只阴阳,草树空城果自荒。

夷夏君臣天地老,春秋正统古今长。

乾坤乍启文明运,边塞才清烽火埸。

处处弦歌当圣世,九重宫阙正垂裳。

形式: 七言律诗

静庵为文辅乃翁作

花柳平生梦独频,开轩终是广东人。

误来佛氏言相近,看到濂溪?亦真。

无极乾坤心上肯,古今文字眼中尘。

可知动静俱堪定,明道先生意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夏黄门参议湖南

兰芷随舟到楚都,黄门风采动江湖。

行藏易卦千年定,湘水离骚半字无。

忧国此民终一念,忠君万里只嘉谟。

要知此去今明诏,也到山中起病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