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题牡丹

春去有馀春。且付花神。天香满地不沾尘。

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芳意比佳人。

谁写花真。碧云为盖草为茵。

刚道花王谁不信,疑是前身。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题牡丹》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以牡丹为主题,描绘了牡丹在春日里的美丽景象和其独特的魅力。

“春去有馀春”,春天虽然离去,但牡丹的美丽并未消逝,仿佛春天依然存在。“且付花神”,将牡丹之美寄托于花神,赋予其神秘而神圣的气息。“天香满地不沾尘”,牡丹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大地,纯净而高雅,不染一丝尘埃。“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夜晚的雨水滋润了牡丹,使得其在雨后更加生机勃勃,焕然一新。

“芳意比佳人”,牡丹的芳香与美丽的女子相媲美,赞美了牡丹的高贵与迷人。“谁写花真”,询问谁能真正描绘出牡丹的真谛,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和对其难以言表之美的感慨。“碧云为盖草为茵”,以碧云作为牡丹的遮盖,以草地作为其铺垫,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非凡之处。“刚道花王谁不信,疑是前身”,直白地表达牡丹的地位如同花中之王,无人质疑,甚至怀疑其是否是前生的化身,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牡丹在春日里的美丽与魅力,以及其象征的高洁与尊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之美的深情礼赞。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和东坡定惠院海棠

化工妙手开群木,酷向海棠私意独。

殊姿艳艳杂花里,端觉神仙在流俗。

睡起胭脂懒未匀,天然腻理还丰肉。

繁华增丽态度远,婀娜含娇风韵足。

岂惟婉娈彤管姝,真同窈窕关雎淑。

未能奔往白玉楼,要当贮以黄金屋。

顾虽风暖欲黄昏,脉脉难禁倚修竹。

可怜俗眼不知贵,空把容光照山谷。

此花本出西南地,李杜无诗恨遗蜀。

高才没世孰雕龙,后辈补亡难刻鹄。

貂裘季子客齐安,相逢忽慰羁人目。

当年甫白君可继,为花重赋阳春曲。

把酒因浇礨磈胸,搜句辄倾空洞腹。

多情恐作深云收,儿童莫信来轻触。

形式: 古风

海棠

江皋春早饶花木,花品神仙此称独。

当年坡老一题诗,到今标格超凡俗。

我来黄州亦再闰,五见此花灿东谷。

孤根自结白莲社,媚姿不贮黄金屋。

日华浓艳澹生唇,雾縠繁红微映肉。

宛如初浴出华清,讵是朝酣睡未足。

有时著雨更妖娴,无力胜风转娇淑。

我欲题诗和坡老,抽思未得还扪腹。

把酒徘徊倚啸台,行吟绕遍西池竹。

苦无藻丽发巧心,数傍花枝舒拙目。

问花何以拟甘棠,缘同太守来西蜀。

花容诗句总绝世,高风渺渺翔鸿鹄。

岁岁年年花自开,游人几和阳春曲。

悠悠不尽古人情,啼莺语燕纷相触。

形式: 古风

海棠

好鸟啼春昼,晴云护草堂。

日高忘盥栉,天暖减衣裳。

洗砚抄花谱,钩帘看海棠。

阑干閒徒倚,巢燕落泥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海棠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

閒地细飘浮净藓,短亭深绽隔垂杨。

从来看尽诗谁苦,不及欢游与画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