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答李道源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挲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哲的《遣兴答李道源》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徒步何忧髀肉消”以轻松的口吻开篇,表示即使步行也不必担心身体发胖,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健康的关注。接着,“赋归无待《楚辞》招”借用屈原的《楚辞》表达归隐之意,暗示自己无需世俗的召唤,已有了归隐的决心。

“摩挲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两句,诗人提到了药笼中的艾草和五石瓢,暗示自己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享受着自然疗法和朴素的生活方式,表现出超脱尘世的洒脱。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描绘了诗人雨中垂钓和晴天砍柴的田园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意,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劳动的热爱。

最后,“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以想象中的仙境收尾,诗人躺在床上仰望西池的明月,感受到东方曙光渐近,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7)

吴哲(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丙申三月从平章左公总戎临安过南山访杨铁崖先生时溪涨马不克渡延伫口号

旂旐晨趋十万军,卫青幕府事纷纷。

卧龙不远沧溟窟,走马来看馆阁文。

春过明山花乱落,雨晴飞瀑路难分。

先生高伴洪厓啸,独向溪边望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七夕漫成

乌鹊梁成岁一过,灵风此夕度鸣珂。

鸾钗再合骈金股,牛渚重来失素波。

巧落人间征应少,愁归天上别离多。

回车月黯无消息,香雾云鬟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过里洋河

里洋河,何汤汤,奔流百折到泷冈,砂矶湾湾里路长。

船头照见落日黄,愁云低没双凫翔。

樯乌孤征心徊徨,遥空半作明月光。

凉风忽来吹我裳,荻花夜白含清霜。

里洋河,思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小孤山

中流玉卓迥无群,大海雄藩自楚分。

绝顶薰芗常蔽日,靓妆楼阁不藏云。

孤根闇入龙栖宅,乱水平铺鸟篆文。

我欲维舟明月里,为神鼓瑟候湘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