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现藏主往处州长乐

括苍之山天下雄,控引百粤横西东。

高城月出海莲白,野亭莺啭山花红。

伍乔光芒映南服,知有高人住林麓。

濛濛碧雾际江天,冉冉閒云蔽幽谷。

大峰嵯峨仙所都,轩辕上天遗鼎湖。

川水秋沈莫耶剑,石龙夜吐摩尼珠。

长乐山人乐禅寂,捧檄东归喜何剧。

江湖鸥鹭惜离群,丛社象龙趋法席。

恩波浩荡广如天,五云回首蓬莱边。

明年我亦访遗逸,独骑白鹤来青田。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括苍山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气息,以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历史之深以及人物之雅。开篇“括苍之山天下雄”,直接点明主题,以“雄”字定调,凸显括苍山的壮观与威严。接着“控引百粤横西东”,描绘了括苍山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连接着众多的地域,展现出其广阔的影响力。

“高城月出海莲白,野亭莺啭山花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月光下的高城与海莲的洁白,以及山花的鲜艳,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通过“月出”与“莺啭”等自然现象,赋予画面以动态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伍乔光芒映南服,知有高人住林麓”则转向对人的赞美,伍乔的光芒象征着高人的智慧与成就,而“住林麓”的描述则暗示了高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尊重。

“濛濛碧雾际江天,冉冉閒云蔽幽谷”描绘了雾气弥漫的江天与云遮幽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深邃。

“大峰嵯峨仙所都,轩辕上天遗鼎湖”将视线转向更远的历史与传说,大峰成为仙人居住之地,轩辕上天的遗迹则增添了神话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川水秋沉莫耶剑,石龙夜吐摩尼珠”则是对自然奇观的描写,川水中的沉剑与夜间的石龙吐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神奇与力量。

“长乐山人乐禅寂,捧檄东归喜何剧”转而关注人物的情感与生活状态,长乐山人享受着禅修的宁静与喜悦,而捧檄东归的场景则表达了对回归与重聚的喜悦之情。

最后,“江湖鸥鹭惜离群,丛社象龙趋法席”描绘了鸥鹭与象龙分别时的不舍,以及人们在法席上的虔诚与聚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恩波浩荡广如天,五云回首蓬莱边”以浩瀚的恩泽比作天空,表达了深厚的人情与广阔的胸怀,而“五云回首蓬莱边”则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明年我亦访遗逸,独骑白鹤来青田”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份期许,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预示着自己将踏上寻找遗世高人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邃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了括苍山的壮美、自然的神奇、人物的高洁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幅融合自然景观、人文情感与历史传说的生动画卷。

收录诗词(114)

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禄天然往东山

白门柳色青垂烟,春风晓送龙江船。

四明南望二千里,十日卸帆鄞水边。

丞相祠堂在何处,花发东山今几度。

谢傅高风尚可扳,振锡玲玲入山去。

金鹅峰前启禅室,巨鳌夜戴三山出。

晨钟吼彻宝溪霜,粥鱼催上沧溟日。

此行何以报君恩,天花吹雨来缤纷。

登临稽首望金阙,晴空霭霭江东云。

形式: 古风

送明照庵往江西北禅寺

大江西来山水雄,临川古郡多灵踪。

青莲梵宇柘冈下,五峰削出金芙蓉。

石门老,著书处,溪外茅堂依绿树。

僧史流传三百年,犹有山灵为呵护。

君今领荐向此行,飘然去住浮云轻。

独携金锡度前岭,野花啼鸟争相迎。

凉风萧萧吹客袂,黄叶纷纷下庭际。

烹取当时露地牛,好与诸郎同守岁。

形式: 古风

送珂月屋还处州分得清风峡

巨灵何年移五岳,石扇中开两崖削。

峡中六月清风寒,仰视青冥何漠漠。

碧溪泉脉海眼通,白日雪花人面落。

勾连石栈不可梯,缥缈烟中见楼阁。

山人不归今十年,几度空林愁夜鹤。

帝城游览岂不嘉,还念仙都旧岩壑。

江淮雨过秋气凉,金锡玲玲度寥廓。

山川虽好毋久留,袈裟暂挂西岩角。

玻璃瓶内浴香泉,早向双溪问娄约。

形式: 古风

文上人西麓图

西崦幽居好,新图见巨然。

庭花妍露夕,山果熟霜天。

路隔王官谷,人疑阿对泉。

何因营此地,一榻寄安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