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嚬

毛羽敛愁翠,黛娇攒艳春。

恨容偏落泪,低态定思人。

枕上梦随月,扇边歌绕尘。

玉钩鸾不住,波浅石磷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羽毛收起忧愁的翠色,黛青的妆容凝聚着春天的娇艳。
满面愁容更显哀怨,姿态低垂定是思念着人。
梦中情境随着月光在枕上流转,歌声轻绕在扇边如尘埃般飘渺。
玉制的钩子挂不住鸾鸟,水面微浅,石头清晰可见。

注释

毛羽:形容羽毛的美丽。
敛:收敛,聚集。
愁翠:愁绪如翠色般深沉。
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黑色颜料,这里指黛青色的妆容。
攒艳:聚集的美丽。
恨容:含恨的面容。
落泪:流泪。
低态:低垂的姿态。
思人:思念着某人。
枕上:在床上,指梦境。
梦随月:梦跟随月亮的移动而变化。
扇边:扇子边缘。
歌绕尘:歌声环绕如同尘埃般飘忽不定。
玉钩:精美的玉制挂钩。
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不住:无法停留。
波浅:水面平静且浅。
石磷磷:形容石头表面光滑,有光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夜里因思念所生的愁绪情怀。开篇“毛羽敛愁翠,黛娇攒艳春”写出女子的眉宇间蕴含着春日的愁绪,眉目之间流露出一份艳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也暗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接着“恨容偏落泪,低态定思人”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潸然泪下的情形,她的心思都系在那远方的人身上。这种情感的流露,无疑是对传统中国文学中常见的相思主题的一种深刻描绘。

“枕上梦随月,扇边歌绕尘”则是在夜晚,女子枕上做着与心上人有关的美好梦想,同时手持折扇轻声吟唱着歌谣,这些都是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举。这里的“梦随月”和“歌绕尘”都极富画面感,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春夜中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玉钩鸾不住,波浅石磷磷”则描写了一种飘逸脱俗的意境。玉钩形容的是古代车上的装饰,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心思如同那难以捉摸的行云流水,不可捕捉。而“波浅石磷磷”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水波不兴,石头在月光下闪着微弱的光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女子内心世界的深邃和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刻画、生动的意象以及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愁绪与思念的春夜场景。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奉天西佛寺

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虬闲暇出甘泉。

宗臣欲舞千钧剑,追骑犹观七宝鞭。

星背紫垣终埽地,日归黄道却当天。

至今南顿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河中陪帅游亭

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

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

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法云寺双桧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

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

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细雨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