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玄的《过华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经华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仙道生活的向往。
首句“我家远在南海头,朝夕相见惟罗浮”,诗人以自己远离家乡,只能在梦中与南海的罗浮山相会,来衬托出华山之行的特殊意义。罗浮山作为诗人日常思念的对象,与华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华山之旅的不平凡。
接着,“等闲采药逢云母,几度寻真到石楼”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华山间,偶遇珍贵药材云母,以及多次探访神秘的石楼的情景。这里的“采药”和“寻真”不仅指实际的行动,也暗喻着诗人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客路俄经华阴县,太华三峰望中现”两句,描述了诗人途经华阴县,终于在远方望见了华山的三座高峰。这不仅是地理上的发现,也是心灵上的觉醒,象征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不见花开玉井莲,空看泉泻冰崖练”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华山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玉井莲未见,而泉水却从冰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白练,这种景象既美丽又令人感到一丝遗憾,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闻道希夷睡正酣,满山松桂锁云岚。欲访神仙问丹诀,云深无处觅鸾骖”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华山深处隐居的神仙生活的向往。希夷,即老子,这里借指隐居的高人;松桂,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云岚,营造出一种缥缈的仙境氛围。诗人渴望探寻仙道,但又感叹于云深之处,难以找到指引的鸾骖(传说中的仙鸟),流露出一种追寻与失落交织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喜悦与困惑,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