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勾漏岩二首(其二)

汉史曾探禹穴奇,何如仙令繫青丝。

霜高薜荔秋堪把,天琢芙蓉翠欲飞。

倦拥昙云凝雪色,光摇钟孔散冰晖。

洞中石髓今谁属,醉倚苍茫独振衣。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勾漏岩的游历体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悟。首句“汉史曾探禹穴奇”以历史典故开篇,引出对探索未知、追寻奇观的向往。接着,“何如仙令繫青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仙人系发的轻盈与山岩之美相联系,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霜高薜荔秋堪把”描绘了秋天高处的薜荔(一种藤本植物)在霜冻中依然坚韧,给人以生命力的启示。“天琢芙蓉翠欲飞”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容山间芙蓉花的翠绿仿佛要随风飞舞,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倦拥昙云凝雪色,光摇钟孔散冰晖”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光线闪烁的景象,以及钟孔中反射出的冰晶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最后,“洞中石髓今谁属,醉倚苍茫独振衣”表达了作者对洞中石髓归属的疑问,以及独自倚靠在广阔天地间,振衣而起的豪迈与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思考和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

张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罗浮

忆昔罗浮海上峰,当年曾此寄遗踪。

凭栏月色出沧海,攲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临幽涧洗,寄书闲背白云封。

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北山儒隐

芒草分畦夹颖区,远携书剑伴云居。

四民祈报同乡社,诸老章缝异里闾。

泉气冷涵茶灶润,岚光晴照竹窗虚。

唔咿隔壁声相应,应有儿孙夜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南畔农忙

村南俗不好荒嬉,东作孜孜恐后时。

黄犊耕云春起早,绿蓑披雨夜归迟。

冠昏有节家常给,赋税无逋吏到稀。

过客相逢莫相笑,遗安一念少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横浦渔舟

绿水周遭岛屿孤,扁舟云集晓相呼。

潮头起抹才收网,雨脚离山又晒罛。

纳税经年粮颇足,得钱竟日酒频沽。

今承优诏归来晚,蓑笠何妨作钓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