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

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夜色降临,千村万籁俱寂,远山映着淡淡的晚霞。
扛着锄头回到乡间别墅,向邻居借火照明。
稀疏的鼓声从远处传来,昏黄的灯光下字迹倾斜。
小屋中清风带着寒露,我独自起身浇灌兰花。

注释

暝色:夜晚的暗淡色彩。
静:安静,寂静。
遥峰:远处的山峰。
浅霞:淡淡的晚霞。
荷锄:扛着锄头。
别墅:乡村别墅。
乞火:请求借火。
邻家:隔壁邻居。
疏鼓:稀疏的鼓声。
更远:距离更远。
昏灯:昏暗的灯光。
字斜:字迹歪斜。
小轩:小屋。
风露:清风和露水。
冷:寒冷。
自起:自己起身。
灌:浇灌。
兰花:兰花,可能指庭院中的兰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景象。开篇“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两句,以“暝色”指日落时分的昏暗光线,渲染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千村皆处于这宁静之中,而远处的山峰则被晚霞轻抚,显得柔和而温馨。

接着,“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两句,则是诗人从田间收工回家的情景。荷锄即农具,归别墅意味着工作了一天后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去。而“乞火到邻家”则表明诗人要向邻居借火,这不仅显示了乡村生活中的互助精神,也映照出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和纯朴。

下两句,“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通过对远处寺庙中散发的鼓声和家中昏黄灯光下的书籍字迹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心世界的情怀。诗人似乎在晚上安静的时刻,借助这些声音和光线,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则描绘了夜深人静之际,微风带来的凉意,以及诗人独自起来浇灌兰花的情景。这里的“小轩”指的是轻微的风声,“风露冷”表现了夜晚的凉爽,而“自起灌兰花”则表明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以及他对自然美好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傍晚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暮春一首

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

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

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漫兴

保社有幽子,户庭无杂宾。

若非负苓者,即是耦耕人。

筇稳慵呼马,蔬甘胜擘麟。

箧中诗又满,谁谓此翁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漫兴一首

经行中野多新冢,检点高阳少酒徒。

纵不能陪雍畤礼,尚堪添入洛英图。

爱东皋子生沉醉,慕北山公死谥愚。

赖有小诗自陶写,何须著论学王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漫兴一首

生在重华内禅前,红颜倏忽变霜颠。

吾虽后辈识前辈,彼以小年疑大年。

殇子几曾知寿夭,死人安可语神仙。

何须求入耆英社,作老农夫也自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