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佛子(其一)

嘉庆图传世所稀,夫何佛子遽西归。

平生施予心无为,时事艰难众有依。

德谊百年犹积累,诗书五世渐光辉。

儿童父老倾山谷,洒泪追随丹旐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嘉庆年间流传下来的画作非常罕见,为何这位佛家弟子突然就往西方去了。
他一生慷慨布施,不求回报,面对世道艰难,人们都有依靠的地方。
他的道德情谊累积了一百年,家族的诗书传承也逐渐显现出光彩。
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整个山谷的人都倾心而出,含泪目送他的灵柩飘向远方。

注释

嘉庆:清朝皇帝年号。
佛子:指佛教徒。
遽:突然。
施予:给予、捐赠。
心无为:不求回报的心态。
时事艰难:社会动荡不安。
众有依:人们有所依靠。
德谊:道德情谊。
百年:长时间。
积累:累积。
诗书五世:家族五代人的诗书传承。
光辉:显赫、荣耀。
儿童父老:所有年龄段的人。
洒泪:流泪。
丹旐:红色的灵幡,表示丧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张佛子(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已故去友人的怀念和不舍。

"嘉庆图传世所稀,夫何佛子遽西归。" 这两句描绘了张佛子生前德高望重,像嘉庆图一样珍贵难得,但他却突然离世,这种出乎意料的别离让人感到不舍和困惑。

"平生施予心无为,时事艰难众有依。" 这两句强调了张佛子的高尚品格,他一生以慷慨之心帮助他人,在世人遭遇困难时给予支持和依靠。

"德谊百年犹积累,诗书五世渐光辉。" 这两句表达了对张佛子德行和学问的赞美,他的美德经久不衰,流传百年;他的诗文更是代代相传,光耀后世。

"儿童父老倾山谷,洒泪追随丹旐飞。" 最后的两句则描绘了张佛子离去时,乡亲们的哀伤场面,无论幼老,都聚集在山谷中为他送行,泪水长流,情深意重。

整首诗通过对张佛子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不幸早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学问成就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挽汪约叟(其一)

幸有灵光在,天乎作么亡。

生来最真实,病里亦康强。

和气留丹鼎,清尘凝笔床。

溪山呈秀处,风露悄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汪约叟(其二)

忆昔先君子,金兰气味投。

中间有生死,一别几春秋。

晓漏传幽梦,英魂觅旧游。

城东烟月冷,应是访新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思泉居士(其二)

犹记年时访故山,细聆旧话侍清閒。

汲泉倚杖临荒甃,寻塔呼僮斸野菅。

回首恍如前日事,伤心已隔夜泉关。

手携菖歜歌清些,泪染含风细葛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思泉居士(其一)

平生不蓄买山钱,晚得佳城岂偶然。

官职丛中韬素志,风波险处谒名贤。

只将和气占心地,尚想清尊养性天。

宗党典刑难倒指,忍看庭玉泪溅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