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思泉居士(其二)

犹记年时访故山,细聆旧话侍清閒。

汲泉倚杖临荒甃,寻塔呼僮斸野菅。

回首恍如前日事,伤心已隔夜泉关。

手携菖歜歌清些,泪染含风细葛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思泉居士(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犹记年时访故山”,诗人开篇便表达了他对于过去岁月里探访老旧山川的记忆,这种记忆显得格外珍贵和难忘。"细聆旧话侍清閒",则是说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倾听那些年华里的故事,他对这些往事仍保持着敬意。

“汲泉倚杖临荒甃”,这里描绘了诗人在田野间汲水、依靠拐杖、旁边是荒废的土地和破旧的泥土墙。这个场景展示了一种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孤独感。"寻塔呼僮斸野菅",诗人在寻找古老的塔楼,呼唤着山间的孩子们去砍伐野生的菅草,这里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历史遗迹的探索。

“回首恍如前日事”,转过身来,诗人发现一切都像是过去的事情一样,这种感觉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现实与记忆之间隔阂的无奈。"伤心已隔夜泉关",这里“夜泉关”可能是指某个地方,但更多地则象征着时间的河流和情感上的隔离,这种隔绝让人心生哀伤。

“手携菖歜歌清些”,诗人手里拿着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唱着清雅的歌谣。"泪染含风细葛班",泪水沾湿了他的衣襟,他所感受到的风以及那细小的葛藤,都让他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怀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着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沉思与感慨。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挽思泉居士(其一)

平生不蓄买山钱,晚得佳城岂偶然。

官职丛中韬素志,风波险处谒名贤。

只将和气占心地,尚想清尊养性天。

宗党典刑难倒指,忍看庭玉泪溅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施子华

哭子天伦变,贤哉更可伤。

毅翁悲祚断,学者悼师良。

缺月窥元室,凄风锁奥冈。

身虽随物幻,名笔起潜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赵龙泉

满拟田庐乐莫年,谁知凫舄遽飞仙。

鹗书连走文场捷,麟趾多推正脉贤。

晚锡蓝衫更鹖弁,径分蒲璧镇龙泉。

春风满县开桃李,回首松楸锁翠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徐郎中

郎潜不复坦衿期,留得清名举世知。

老矣空还新虎节,归来只是旧鸿禧。

危言宁免班行忌,已死犹闻海内推。

病里仅能成大厦,当时燕雀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