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其二)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授予册书如天使般荣耀,吟诵诗歌表达对圣恩的感激。
山河仿佛开启于梁国的土地,连家门也披上白色的丧服以示哀悼。
泉水如同金杯中哽咽,寒冬使白玉般的树木更加繁茂。
全城的人们倾听悲痛的挽歌,泪水流尽后仍遥望那寒冷的原野。

鉴赏

这是一首写于唐朝的挽歌,作者是羊士谔,名为《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开篇即写皇帝赐册封号,以此表示公主的地位尊贵,同时也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这里的“陈诗”可能是指羊士谔为公主所作挽歌,或其他形式的颂诗。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此句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山河”代表着广阔的疆域,而“缟素”则是古代丧礼中用以包裹尸体的白色衣物,这里指代哀悼之情,至于家门,更显公主地位尊贵。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在这两句中,“泉”与“霜”都是自然景象的描写,而“金卮”、“玉树”则是对公主身份的隐喻。“咽”和“繁”字眼,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繁华不再的情感。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最后两句表明全城的人们都被这挽歌所感动,以至于泪水耗尽,只能空望着荒凉的原野,这里“寒”字生发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丧礼习俗的巧妙结合,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和对逝者地位尊贵的怀念。

收录诗词(102)

羊士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 籍贯:泰山(今山东泰安)
  • 生卒年:约762~819

相关古诗词

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

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

凤去留孤根,嵓悬非朽壤。

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

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养]韵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游郭驸马大安山池

马嘶芳草自淹留,别馆何人属细侯。

仙杏破颜逢醉客,綵鸳飞去避行舟。

洞箫日暖移宾榻,垂柳风多掩妓楼。

坐阅清晖不知暮,烟横北渚水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乐游原寄司封孟郎中卢补阙

爽节时清眺,秋怀怅独过。

神皋值宿雨,曲水已增波。

白鸟凌风迥,红蕖濯露多。

伊川有归思,君子复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