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荆

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

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庭院里种着红色的荆棘树,它在十月份开花不等待春天。
孩子们都感到惊讶不已,因为我们一家都是从北方来的人。

注释

庭中:庭院里面。
栽得:种植了。
红荆树:一种可能指代特定观赏植物的泛称,此处特指颜色为红色的荆棘类树木。
十月:指农历十月,相当于公历的十一月左右。
花开:花朵开放。
不待春:不等到春天。
直到:一直到。
孩提:小孩子,这里泛指孩童。
尽:全都。
惊怪:惊奇,感到不可思议。
一家:全家人。
同是:都是。
北来人:从北方来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庭院景色和怀念故土之情的诗句,通过对红荆树的生长特性及其花开时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家园的无尽思念。

"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院子里种植着红荆树,这些树木在秋季的十月便开始盛开花朵,不必等到春天。这不仅展示了植物的独特性,也映射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季节变迁的感悟。

"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故土情怀。在童年时期,诗人对于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而当他意识到自己与家人都是从北方来到这里的外来者时,这份对故乡的情感便油然而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怀念,更是对亲情、乡土文化乃至整个生活记忆的深切留恋。

综上所述,这段诗句通过红荆树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的一系列复杂情感,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地域特色的佳作。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自责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一)

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

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二)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三)

同归谏院韦丞相,共贬河南亚大夫。

今日还乡独憔悴,几人怜见白髭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