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司马中丞王岱麓公韵(其四)

舌存知世禁,身在且桓槃。

难借上方剑,空留柱下冠。

月明那愧影,天阔且飞翰。

细诵伐檀句,犹知畏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希文所作的《和司马中丞王岱麓公韵(其四)》中的片段。通过“舌存知世禁,身在且桓槃”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事的深刻洞察与自我的坚守。诗人以“舌存”表达自己对世间的规则与禁令有着清晰的认识,而“身在且桓槃”则表明他虽身处其中,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独立与坚定。

接下来的“难借上方剑,空留柱下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权力与权威的态度。他似乎在说,难以借助那些高高在上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空留象征着智慧与德行的“柱下冠”作为自我勉励。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与智慧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月明那愧影,天阔且飞翰”两句,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坚守的原则与信念不应动摇。月光下的影子即使在明亮的夜晚也不会感到羞愧,广阔的天空中,鸟儿可以自由飞翔。这里隐含着诗人对于个人品格与自由追求的坚持。

最后,“细诵伐檀句,犹知畏素餐”两句,引用了《诗经·国风·魏风·伐檀》中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劳动与收获之间关系的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避免“畏素餐”的尴尬,即不劳而获的羞耻感。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引用,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体现,即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成果,方能心安理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深刻思考、对于道德与智慧的重视、以及对于个人品格与自由追求的坚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3)

王希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题谢东园公行乐图

翩翩文綵照芳春,把酒长歌惊四邻。

隐士图形光海岳,先生高卧动星辰。

百年乐事谁能侣,七步裁诗□入神。

尘世浮名何必羡,潇然吾亦任吾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题谢东园公折屐图

雪鬓红颜陆地仙,何人能跻古稀年。

青山石上添彭祖,黄鹤群中列葛川。

世事但须千日醉,杖头宁少几文钱。

南阳东海今谁在,只有登山折屐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湛甘泉先生游白云

胜游遥叩白云关,水色山光紫翠环。

客爱峰高忘久坐,鸟知人好不思还。

蒲连曲涧杯流迥,僧定禅房意自闲。

我亦欲携飞舄杖,不知天隔几重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清明与美人燕集黄旗峰书院

嶙峋山色隐苍苍,石磴藤萝紫翠傍。

散帙才华谁作赋,踏青游冶自成行。

酡颜莫放千杯醁,老兴还怜十样妆。

醉倚海棠春欲暮,芳心宁惜对花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