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沿堤过竹所,履声惊龟鱼。
人生适意耳,何必驷马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处风景如画的水竹之地散步的情景。"沿堤过竹所,履声惊龟鱼"两句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行走时竹叶摩擦的声音连同脚步声轻轻惊扰着栖息在水中的乌龟和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画面。诗人借此传递了一种宁静与和谐共存的情感。
接着,"人生适意耳,何必驷马车"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哲思。"适意"指的是心情舒畅,无所追求,而"驷马车"象征着世俗的奢华与快节奏生活。诗人通过对比,提倡一种简单自然、顺应天性的生活态度,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不必追求外在的豪华和速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清醒。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百卉伏穷阴,一枝倚春色。
因易探真机,生意何曾息。
昨夜东风急,疏窗荐雨入。
溪南梅正花,狼藉随尘沙。
皓皓多易汗,不得同春葩。
春葩能有几,纷纷入桃李。
时哉小兴衰,人生犹物理。
明发檐沈声,鸟雀喧新晴。
老农脱袯冲,一犁原上耕。
祥光一夜照乡闾,迟晓邻翁毓凤雏。
举坐已誇沾玉果,传家应不负诗书。
生时恰恰逢秋半,长日骎骎课夜馀。
自顾阿戎愚且鲁,提孩敢说巧相如。
记得年时灶不烟,土仓今番绕门边。
已占此后无忧色,绿遍村前菜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