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后得雪(其一)

便涓飞洒又何佳,得得来寻贫士家。

破屋青灯才一黍,荒园老树忽千花。

酒逢寒夜饶偏贵,诗出穷人矫转誇。

两月儿书浑未到,定应行脚更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即使点滴飘洒又有何妨,特意前来拜访贫穷人家。
破旧房屋仅有一盏青灯,荒芜园中老树忽然绽放花朵。
寒冷夜晚的酒分外珍贵,穷人的诗却显得格外华丽。
两个月都没有收到你的书信,你必定远行至天边寻找答案。

注释

涓:细小的水流。
佳:美好。
得得:形容马蹄声。
贫士家:贫穷的人家。
破屋:破旧的房子。
一黍:极少量的米粒,象征贫穷。
荒园:荒废的庭院。
千花:形容花突然盛开。
寒夜:寒冷的夜晚。
偏贵:格外昂贵。
穷人:生活困苦的人。
矫转誇:故意夸耀。
浑:全然,完全。
到:送达。
行脚:远行。
更天涯:直至遥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贫士的生活图景。开篇“便涓飞洒又何佳,得得来寻贫士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雪后世界清新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贫士生活的关注和探访。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破旧的屋舍与孤独的灯火,也能显得格外温馨,“破屋青灯才一黍”给人以安静而淡雅的感觉。同时,荒凉的园林在雪后也变得生机勃勃,“荒园老树忽千花”。

诗人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他仍然能够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寒冷的夜晚与朋友畅饮,“酒逢寒夜饶偏贵”,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诗出穷人矫转誇”。这些都是诗人在困境中寻得的精神慰藉。

最后两句“两月儿书浑未到,定应行脚更天涯”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他不畏艰辛、愿意不断探索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保持的乐观态度和不屈的精神,以及他对自然美景、书籍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大水后得雪(其二)

萧条篱落胜于村,还径人稀早闭门。

过眼风花才一瞥,到头石笋只双蹲。

何妨岁恶诗仍好,那笑炉空火自存。

笑咏车斜徵雪事,诸君本本又元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八咏楼

八咏楼中景,都从笔下收。

使君容此客,诗卷重于舟。

我颇曾三至,君应倍四愁。

潇湘与章贡,千古只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无党留别

涛波万木撼新秋,却笑茅庐似叶舟。

我但萧疏眠颍尾,君方矍铄向壶头。

早凉已喜无残暑,老别当须似壮游。

黄木扶胥最奇处,想留句子待浮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王寅甫

共惜馀春赋式微,莫教当饭失苗藜。

行行直度南云北,得得还寻东院西。

白发已应随日长,黄鹂更与尽情啼。

试哦小雨轻埃句,绝胜前村滑滑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