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金山禅师

远公手札远相招,陶令怀归正郁陶。

遥想宴堂长夏静,坐临江水看风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答金山禅师》。沈辽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此诗则展现了他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远公手札远相招”,开篇即以“远公”(东晋高僧慧远)的书信邀请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氛围,暗示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精神上的共鸣与交流。次句“陶令怀归正郁陶”,借用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怀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思绪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接着,“遥想宴堂长夏静”一句,描绘了一幅夏日宴堂的宁静画面,通过“长夏静”三字,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最后,“坐临江水看风涛”则以动态的江水与风涛,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而诗人选择“坐临”其上,似乎在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世事的波澜,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又流露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晚偶题

幸有陶公五株柳,不恋河阳千树花。

数日东风吹欲尽,小轩寂寂日西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奉酬文翁

昔人幽操有至乐,吾岂含华企冲漠。

已知劳生委梦幻,不问万事纷纷作。

四十年来春复秋,但见花开更花落。

最爱长夏适我怀,新竹森森初解箨。

修林乔木结青荫,下蔽文窗与朱箔。

已将形骸付物外,何必高下穷崖壑。

老去诗书强遮眼,尔来悉已悬高阁。

多病不赖世人知,吾亦于人无厚薄。

阳狂长鄙向子平,弦歌偶似陶渊明。

无事长甘数斗粟,终不苟就五鼎烹。

南庄夫子谢声名,誇我田家蚕且耕。

谁知此意正相合,寂寥应笑鲁诸生。

形式: 古风

奉酬舜文即次元韵

我生无庸如断络,已分老死填沟壑。

不能掉舌强附会,何暇论经更穿凿。

莱芜甑敝欲生尘,玉川婢粗常赤脚。

世间要涂不易骤,身外名缰谁可缚。

本无道义轻王公,亦不悲伤念流落。

水乡夏半不厌热,绕舍新篁尚含箨。

讼庭钩距非吾事,吏案烦苛都可却。

农民渐使安圳亩,和气终须蠲疹瘼。

子羽不肯过我室,悬榻何妨卧西阁。

年来多病亦废饮,墙下度泥委杯酌。

旧学迂疏不适时,譬如石田何可穫。

欲捕大鹏逐岭峤,终不劳心事弋缴。

行当归扫乌峰下,试鍊金鼎长生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张公洞下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

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

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

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

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

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