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二首(其十)

东篱有佳菊,不比春兰芳。

繁霜毒万卉,敷荣自弥章。

云胡靖节后,古意俱茫茫。

但见三径草,寂寞凄余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东边篱笆旁有美丽的菊花,它们的香气不如春天的兰花浓郁。
严冬的霜雪使万物凋零,但菊花却更加繁盛,其芬芳更为显著。
为什么在陶渊明之后,古人的这种高尚情操变得模糊不清呢?
眼前只有三条小路的草丛,显得孤独而凄清,残留着菊花的余香。

注释

东篱:古代隐士常在东边的篱笆旁种植花草,象征田园生活。
春兰:春天的兰花,以其香气闻名,与菊花形成对比。
靖节:指陶渊明,字靖节,以高洁品格著称。
古意:古人崇尚的高尚情操或隐逸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东篱边的菊花,虽然不如春天的兰花香气浓郁,却在严霜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丽。诗人感叹,在靖节先生(陶渊明)之后,这种淳朴古雅的意趣似乎已渐行渐远。眼前只有那荒芜的小径和残留的菊香,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凄清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十二首(其十一)

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

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

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

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怀十二首(其十二)

酌彼涧下水,弹此石上琴。

希声应弦起,幽幽孤凤吟。

曲中万里意,三叹无知音。

岂但无知音,终恐无知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结交行送武之文

江南野人毛发古,骑牛读书无一侣。

白眼遥看泰华云,赤脚冷濯沧浪雨。

长安小儿不足数,论文忽有东平武。

武君胸中气峥嵘,呼吸云梦吞沧溟。

笔底春秋决王伯,坐探今古无馀情。

青青扬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遥相待。

雄文卷尽九江碧,新诗写出庐山翠。

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骑云过蓬岛。

脱略不作公子行,随我骑行踏芳草。

人怪我颜何丑老,自觉无人可同调。

梅花明月柳花云,独对青山发长啸。

武君过我笑我痴,话言时复投其机。

柴床卧听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萤飞。

凄凉饮尽客中味,君知我知谁复知。

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万里皆焦土。

老羸饿死壮者逃,硕鼠欺人暴如虎。

武君平生多抱负,对此如何可轻举?

武君武君善调护,慎勿轻身学巢许。

秋风昨日吹大荒,草木黄落雁南翔。

浩然归兴不可降,严君五马一马黄。

大兄亦受七品郎,况是迁官归故乡。

可知闾里生辉光,我穷衣袖露两肘。

回视囊蓖无一有,送君不劝阳关酒。

长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当自持。

不须重此生别离,泪不为此生别滋。

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绿。

试弓好射衔花鹿,有怀若问山阴竹,中天亦有南飞鹄。

形式: 古风

草堂

草堂昨夜春风起,万树梅花月如水。

相过谁解论襟期,吾州太守山东李。

太守自是文章公,文章政事皆从容。

长身玉立冰雪胸,标致政与梅花同。

梅花清苦良自守,不逐寻常好花柳。

广平心事底须论,太守自是调羹手。

我知太守节义高,混同版筑非徒劳。

版筑乃是宰相事,济川舟楫随时操。

他日功成赋归去,溪山风月情如故。

安得载酒草堂来,岁寒同看梅花树,梅花别有天真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