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雪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翻译

杉松在风中发出萧瑟的声音,寒冷的夜晚让人思绪万千。
州郡贫穷,官吏稀少,大雪铺满了山城,黎明也显得寂静。
春天看着深邃的山谷,栖息的鸟儿因离别而愁苦不已。
开门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哪里还能分辨出花枝的位置呢?

注释

萧屑:形容风吹动树木的声音,带有凄凉之意。
杉松:一种常绿乔木。
寂寥:空旷而寂静。
州贫:指州郡贫困,经济不发达。
人吏稀:官员和居民稀少。
雪满山城:大雪覆盖了整个山区城市。
春塘:春天的池塘。
幽谷:深远的山谷。
栖禽:栖息的鸟类。
开闱:打开门,闱指宫门或院门。
乱流:湍急的水流。
宁辨:怎能辨别。
花枝处:花朵开放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萧瑟的春夜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忧虑的心境。"萧屑杉松声"一句,以拟声词"萧屑"形容杉松在风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冷清、凄厉的氛围。"寂寥寒夜虑"则透露了诗人在这静谧的夜晚中所承受的心灵压力和忧思。

接下来的"州贫人吏稀",表明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不佳,官员稀少或不作为。"雪满山城曙"则将时间推进到清晨,雪覆盖的山城显得格外宁静与孤寂。

"春塘看幽谷"一句,通过诗人对春天溪流和深谷的观察,反映出他内心的感受。"栖禽愁未去"则是说鸟儿栖息在枝头,诗人的忧虑之情犹如这些鸟儿,尚未离去。

最后两句"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描述了春天溪水解冻而成的激流,以及诗人在这混乱中寻找静谧之地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将孤独、忧虑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对雪赠徐秀才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

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对新篁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

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汉武帝杂歌三首(其一)

汉武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近。

王母摘桃海上还,感之西过聊问讯。

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

绿鬓萦云裾曳雾,双节飘飖下仙步。

白日分明到世间,碧空何处来时路。

玉盘捧桃将献君,踟蹰未去留彩云。

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可怜穆满瑶池燕,正值花开不得荐。

花开子熟安可期,邂逅能当汉武时。

颜如芳华洁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

虽留桃核桃有灵,人间粪土种不生。

由来在道岂在药,徒劳方士海上行。

掩扇一言相谢去,如烟非烟不知处。

形式: 古风

汉武帝杂歌三首(其二)

金茎孤峙兮凌紫烟,汉宫美人望杳然。

通天台上月初出,承露盘中珠正圆。

珠可饮,寿可永,武皇南面曙欲分。

从空下来玉杯冷,世间綵翠亦作囊。

八月一日仙人方,仙方称上药。

静者服之常绰约,柏梁沈饮自伤神,犹闻驻颜七十春。

乃知甘醲皆是腐肠物,独有淡泊之水能益人。

千载金盘竟何处,当时铸金恐不固。

蔓草生来春复秋,碧天何言空坠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