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一)

乡里小儿真可怜,市朝大隐正陶然。

固应聊颂屈原橘,底事便歌杨恽田。

广陌遥知驹款段,曲池犹记鹭联拳。

对床夜雨平生约,话旧应惊岁月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乡村里的小孩真是可怜,都市中的隐士却怡然自得。
当然应该随意吟唱屈原的橘颂,为何又唱起杨恽种田的歌谣。
在广阔的道路上遥想马儿缓步,弯曲的池塘仍记得白鹭群聚。
共对床头夜雨回忆往昔约定,谈起旧事定会惊讶时光流转。

注释

乡里:乡村。
小儿:小孩。
可怜:值得同情。
市朝:都市。
大隐:大隐士。
陶然:怡然自得。
固应:当然应该。
聊颂:随意吟唱。
屈原:古代诗人。
橘:屈原的《橘颂》。
杨恽:西汉官员,曾因赋诗讽刺权贵而获罪。
田:种田。
广陌:广阔的道路。
驹:马。
款段:形容马行走缓慢。
曲池:弯曲的池塘。
鹭:白鹭。
联拳:群聚。
对床:共卧一床。
夜雨:夜间的雨。
平生约:过去的约定。
话旧:回忆往事。
岁月迁: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题为《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一)》。诗中,诗人以乡里小孩和市井中的高人作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他赞扬了像屈原那样在逆境中坚守节操的人,同时也提及了杨恽的田居生活,暗示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田野之景,如驹缓行于广陌,鹭鸟聚于曲池,这些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最后,诗人想象与家人对床夜雨,共话往昔,感叹时光流转,岁月已非。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路归马上再赋

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

兴尽未及郭,玉仙失回头。

成毁俱一念,今昔浪百忧。

未知横笛子,亦解此意不。

春风所经过,水色如泼油。

垂鞭见落日,世事剧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

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来爽气如有期,送我凭轩一杯酒。

丈夫已忍猿鹤羞,欲去且复斯须留。

西峰木脱乱鬟拥,东岭烟破修眉浮。

主人爱客山更好,醉里一笑惊蛮州。

丁宁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送客。

形式: 古风

雷行雨庚戌岁闻赦作

忆昨炎正中不融,元帅仗钺临山东。

万方嗷嗷叫上帝,黄屋已照睢阳宫。

呜呼吾君天所立,岂料四载犹服戎。

禹巡会稽不到海,未省驾舶观民风。

定知谏诤有张猛,不可危急无高共。

自古美恶周必复,犬羊汝莫穷妖凶。

吉语四奏元气通,德音夜发春改容。

雷雨一日遍天下,父老感泣沾其胸。

臣少忧国今成翁,欲起荷戟伤疲癃。

小游太一未移次,大树将军莫振功。

刘琨祖逖未足雄,晏球一战腥臊空。

诸君努力光竹素,天子可使尘常蒙。

君不见夷门山头虎复龙,向来佳气元葱葱。

形式: 古风

暝色

残辉度平野,列岫围青春。

柴门一枝筇,日暮栖心神。

暝色著川岭,高低郁轮囷。

水光忽倒树,山势欲傍人。

万化元相寻,幽子意自新。

肃肃夜将久,空明动边垠。

田鹤吟相应,我独无荒邻。

短篇不可就,所寄聊一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