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

残辉度平野,列岫围青春。

柴门一枝筇,日暮栖心神。

暝色著川岭,高低郁轮囷。

水光忽倒树,山势欲傍人。

万化元相寻,幽子意自新。

肃肃夜将久,空明动边垠。

田鹤吟相应,我独无荒邻。

短篇不可就,所寄聊一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夕阳余晖洒满平原,连绵的山峦环绕着春天的气息。
傍晚时分,我持一根竹杖回家,心灵归宿在柴门前。
夜幕降临,山川光影交错,高低起伏的地形如龙蛇盘绕。
水面倒映着树木,山势仿佛要靠近行人,景象壮观。
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中寻找彼此,我这隐士心境也因此焕然一新。
深夜寂静,空旷明亮的景象扩展到边际。
田野间的鹤鸣声此起彼伏,而我却孤独无伴。
无法完成长篇诗作,只能借此短篇抒发我的情感。

注释

残辉:夕阳余晖。
列岫:连绵的山峦。
青春:春天的气息。
筇:竹杖。
暝色:夜幕降临。
轮囷:曲折蜿蜒的样子。
傍人:靠近行人。
幽子:隐士。
空明:空旷明亮。
田鹤:田野上的鹤。
荒邻:荒芜的邻居。
聊一伸:姑且抒发一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感受。"残辉度平野",夕阳余晖洒在广阔的原野上,展现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列岫围青春",远山环绕着春天的气息,暗示着生机勃勃的季节。诗人手持竹杖,"柴门一枝筇,日暮栖心神",在傍晚时分,他的心灵找到了归宿。

随着夜幕降临,"暝色著川岭",昏暗的色彩笼罩在河流和山峦之上,高低起伏的地形显得更加深沉。"水光忽倒树,山势欲傍人",描绘出水光倒映在树木上的奇幻景象,山势仿佛要亲近行人,富有动态感。

诗人感慨万物变化无穷,"万化元相寻,幽子意自新",他在这自然的流转中感受到新的生命体验。夜晚渐深,"肃肃夜将久,空明动边垠",寂静的夜晚带来空灵的边界,似乎连天地之边际都在轻轻颤动。

田野中的鹤鸣声与诗人的内心呼应,"田鹤吟相应",然而他却感到孤独,因为"我独无荒邻",没有邻居相伴。尽管如此,他仍以"短篇不可就,所寄聊一伸"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执着,通过文字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暝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理想主义诗人陈与义的诗风。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端门听赦咏雪

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

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

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

也知楼头喜,舞态方自持。

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

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

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

归家得细说,平分遗妻儿。

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

生活太冷淡,侑以一篇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

安隐轻节序,艰难惜欢娱。

先生守苜蓿,朝士誇茱萸。

前年邓州城,风雨倾客居。

何尝疏曲生,曲生自我疏。

岂无登高地,送目与云俱。

门生及儿子,劝我升篮舆。

出门复入门,戈旆填街衢。

去年郢州岸,孤楫对坏郛。

莫招大夫魂,谁揽使君须。

独题怀古句,枯砚生明珠。

亦复跻荒戍,日暮野踟蹰。

白衣终不至,眇眇空愁予。

今年洞庭上,九折馀崎岖。

时凭岳阳楼,山川看萦纡。

孙兄语蝉连,王丈色敷腴。

不用踏筵舞,秋风摇菊株。

乐哉未曾有,是梦其非欤。

丈夫各堂堂,坐受世故驱。

会须明年节,醉倒还相扶。

此花期复对,勿令堕空虚。

明日风景佳,南翔先一凫。

可言知机早,政尔因鲈鱼。

分襟肺肝热,抚事岁月迂。

归家问瓶锡,生理何必馀。

相期衡山南,追步凌忽区。

回首望尧云,中原莽榛芜。

臣岂专爱死,有怀竟不舒。

老谋与壮事,二者惭俱无。

形式: 古风

蜡梅

智琼额黄且勿誇,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愁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形式: 古风

墨戏二首(其一)兰

鄂州迁客一花说,仇池老仙五字铭。

并入晴窗三昧手,不须辛苦读骚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