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风哀十首(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诗中以“云影涛声天地悲”开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哀伤的情绪。接着,“酸风凄切动愁思”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风的哀怨与凄厉,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夫君万里登天日,儿子三秋学语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丈夫远行与儿子成长的两个场景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又蕴含着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此恨那能消得尽,有缘何处再相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消除的遗憾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最后,“晚来独向花前坐,云影涛声天地悲”以景结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使得整首诗在结尾处达到了情感的高潮,同时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离别与相聚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