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风哀十首(其七)》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鹊桥云断误佳期”,以“鹊桥”这一传统神话中的象征,描绘了爱情中因外界因素而错过美好时刻的情景,暗含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接着,“泪滴西风事已移”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泪滴西风”的形象,表现了主人公在秋风中独自落泪,表达了深深的哀伤与失落。
“捣杵声沈明月冷,蒸梨火尽暮烟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捣杵声的沉寂与明月的寒冷,以及蒸梨火的熄灭与暮烟的迟缓,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人间天上今分两,草木山川总为悲”这两句,将情感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间,不仅限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是将这种哀愁与分离的感受投射到了整个自然界,使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悲伤与哀愁,进一步强化了主题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最后,“欲寄锦书何日到,鹊桥云断误佳期”一句,以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跨越的距离和无法挽回的失去的深深感慨。这不仅是对爱情的哀叹,也是对生命中种种遗憾与错过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愁与对爱情的深切怀念,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