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琵琶亭

香山居士头欲白,秋风吹作湓城客。

眼看世事等虚空,云梦胸中无一物。

举觞独醉天为家,诗成万象遭梳爬。

不管时人皆欲杀,夜深江上听琵琶。

贾胡老妇儿女语,泪湿青衫如著雨。

此公岂作少狂梦,与世浮沈聊尔汝。

我来后公三百年,浔阳至今无管弦。

长安不见遗音寂,依旧康庐翠扫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香山居士的头发已接近白色,秋风把他吹成了湓城的旅人。
世间万物在他眼中如同虚无,他的心中空无一物,只有云梦的思绪。
独自举杯畅饮,视天地为家,诗中的万物仿佛被梳理爬梳。
他不顾世人嫉妒的眼光,深夜在江边倾听琵琶声。
那老妇和孩童般的对话,让他的青衫都被泪水打湿,像是下雨。
这位先生难道做了一个少年的狂想梦?随波逐流,仅此而已。
我在他之后三百多年来到这里,浔阳至今仍没有音乐声。
在长安已听不到他的遗音,康庐的翠色依旧,天空如洗。

注释

香山居士:白居易的别号。
湓城:古地名,今江西九江。
云梦:泛指江河湖泊。
梳爬: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创作过程。
贾胡:商人,这里指老妇。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装。
少狂梦:年轻的狂想,指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管弦:代指音乐。
康庐:庐山的别称。
翠扫天:形容庐山的绿色苍翠如洗的天空。

鉴赏

这首宋诗《题琵琶亭》是郭明复所作,诗人以香山居士自比,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头欲白"和"秋风"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境况,"眼看世事等虚空"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他以酒为伴,诗兴大发,却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夜深江上听琵琶"透露出孤独而超然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通过"贾胡老妇儿女语"的形象,展现了琵琶声的动人之处,连老妇人也为之动容,泪湿衣衫。诗人认为自己虽身处乱世,但并未沉沦,而是以诗酒自乐,"此公岂作少狂梦"表达了他的豁达。

最后,诗人感慨琵琶亭虽在浔阳,但已无昔日的繁华音乐,"依旧康庐翠扫天"描绘了景色依旧,人事已非的寂寥。整首诗寓情于景,借琵琶声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

郭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陆象山先生墓

大道久荆榛,歧路苦未并。

博约岂不贤,末学恣驰骋。

口耳谩纷纭,徒知响与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万境。

昔者斯文麾,紫阳已独秉。

厥德天不孤,时生陆子静。

陆朱夫何殊,性天俱炳炳。

议论偶异同,吁咈岂为痉。

考亭任重资,汲多费深绠。

象山直劈豪,举手提要领。

一起跬步间,循循登峻岭。

一从百仞巅,洞视下万顷。

辙迹随入途,金兰同有永。

何知好事徒,纷纷自燕郢。

古人亦有言,闻过乃为幸。

二翁九京中,岂不重炯炯。

低头古墓下,想象见光景。

有剑不敢悬,为君发深省。

形式: 古风

早春

年来飘泊任西东,解组论文意自雄。

腊尽竺溪渔唱晚,杏花溪上又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偶成

鼋鼎功名染指来,故园山水亦悠哉。

可人最是猥园菊,不待秋风也自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寄孟始兄兼示弟侄

奄忽离家已数秋,湖山何日扫松楸。

封章允得天恩许,便买春风海上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