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抱膝庵

一室方方丈,名标抱膝新。

有书宜勘古,无学可留宾。

静坐神明固,清谈滋味真。

传家名刻在,长对草庐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间四方形的小屋,取名为'抱膝新',寓意主人的谦逊与清新。
这里有丰富的书籍可供研究古代学问,但没有学识的人也无需留宿客人。
静静地坐着,精神集中,清谈时的交流充满深度和真实。
家族的名声刻在心中,常常对着简朴的居所,生活简单而满足。

注释

一室:一间小屋。
方方丈:四方形。
抱膝新:谦逊清新的名字。
宜勘古:适合研究古代学问。
无学可留宾:即使没有学识也能接待客人。
静坐:静静地坐着。
神明固:精神集中。
清谈滋味真:清谈时的交流富有深意。
传家名刻在:家族名声铭记于心。
草庐人:简朴居所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净的生活状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室方方丈,名标抱膝新"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简单而整洁的小空间内,这个空间因有“抱膝”的名称而显得格外亲切。"有书宜勘古,无学可留宾"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对待来访者则是挑选有共同话题的人。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选择性交往,也反映出他重视学习和探索古籍的态度。

"静坐神明固,清谈滋味真"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坚定,以及在交流时追求真挚和深刻。这种生活方式充满了禅意,也体现出诗人的高雅情操。

最后两句"传家名刻在,长对草庐人"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或寄托,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名字传承下去,并且能与那些同样安贫乐道的人长久相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家庭观念,也表现出他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勾勒出了一个学者隐逸的理想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果斋集后

童髽及侍果斋贤,白璧沈埋二十年。

师道倦为莲幕客,诗魂蜚伴雪堂仙。

同游诸老无人在,所幸斯文有子传。

读到徐卿珠玉句,抚膺三叹愧遗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屏岩诗卷

有伟屏岩稿,温淳撷众芳。

波澜虽未阔,骨骼已先张。

尽扫江湖气,且无蔬笋香。

若参诗本旨,却恐费商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秋台诗卷

骚雅驰声历几霜,驾言拙懒擅词场。

登台甚矣秋容澹,得句依然风骨香。

卷尽辞穷馀古韵,笔精墨妙发潜光。

此中境界真堪乐,枕上休贪南面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适庄茅亭

屋角园虽小,幽深隔市尘。

杖藜时自适,杯酒乐天真。

松磴规模古,茅檐日月新。

闲花三十种,相对四时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