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峭摩天立,青围一水流。
沙垠潜辟路,石罅窄通舟。
碓急争风晓,滩危挟雨秋。
险夷随上下,那得比浮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衡照创作的《由淳安入歙》,描绘了从淳安到歙县沿途的山水风光。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群山峻峭直插云天,清澈的溪流环绕其间,沙洲上隐秘的小路蜿蜒通向远方,狭窄的石缝中可供小舟穿行。清晨的瀑布湍急,仿佛与风竞速;秋天的激流在险滩上奔腾,夹带着雨水。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旅途艰险与美景交织的感慨,暗示即使道路崎岖,也难以阻挡人们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这与浮鸥在水上任意飞翔的意象形成对比,寓含了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富有画面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详
秋柳题痕二百年,祇今湖水碧于烟。
诗人一代斜阳外,间煞亭西弄笛船。
湖边竹木隐层峦,好是湖光向晚看。
回首一行南去雁,月明天远不胜寒。
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间寮。
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
澹澹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飘。
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春愁不肯销。
底事人间重晚晴,当楼残照最关情。
百年身世霜鸿影,万里江山画角声。
征马云边驱转急,归舟天际望偏明。
倚阑无阴苍凉意,费尽间心写得成。